七朝古都北京城,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借势发展壮大自己的机遇,其中有 六次大的建设。以后,金、元、明、清各朝代以及新中国皆以北京为首都。从历代都城建设上看,每逢大的机遇到来之时都要扩建一番。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在广安门桥上纪念碑记中追溯的北京城历史表明,“……今日北京城起源于蓟,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经注》里提出,蓟城的西北隅有一个土丘,称之为蓟丘,蓟城是以蓟丘命名的。侯仁之先生曾推测这个蓟丘位于白云观西面。这里自古有一座土丘,1970年考古人员又在此地发现一处城墙的拐角,正对应了《水经注》里“西北隅”的方位,蓟城也就被推断在这个区域之内,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安门一带。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首先在北方建立了诸侯国蓟国,这也是北京有史以来建设的开始。战国时期,燕并蓟后北京地区又成为燕国都城,位于现在北京城西南部房山、窦店、董家村一带。经考证西周燕都遗址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