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公元938年,统治中国北方的辽国以北京为陪都南京,也称燕京。北京城在辽、金、元时代主要是向北发展。后来金灭辽后又在此地兴建中都、大兴府。直到元世祖忽必烈灭金后,又在旧城东北方向扩建了元代都城——大都。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包括中亚、东欧各国在内的横跨欧亚数十个番属国的大元帝国。
据历史学家考证,女真人在北京建立的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中都建设于辽南京的基础之上,是一座4000多米见方的城市,它的西北城角位于今羊坊店附近,东北城角坐落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周围,西南城角踞今凤凰嘴村,东南城角则立足今北京南站一带。
而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京文物部门就把金中都的护城壕与街道勘探出来了,金中都至今遗留下凤凰嘴、万泉寺、高楼村三处城墙夯土残壁,而水关遗址则是除城墙外仅存的建筑遗迹。
1990年9月 当一处住宅楼的地基挖到4米深的时候,工人们忽然发现了一些排列有序的石板和木桩。 经过仔细的挖掘,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是800多年前金中都的南城垣水关遗址。水关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遗址只残存下基础部分。它正南北向,南距今天的凉水河即金中都的南护城河70米远,中都城内的河水就是通过这个水关流入南护城河的。
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是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建设的元大都所奠定下的,忽必烈进入北京时,金代的皇宫早已荡然无存。在政权南移的决策下,他决心以位于今天北海琼华岛旁的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建立新的都城,并命设计师刘秉忠主持规划。
元代建城已经有了明确的设计思想,刘秉忠选定今天鼓楼一带为北面的中心点,与南面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棵被称为“独树将军”的大树相连,画出了一条直线,作为建立宫殿的中轴线,所有的建筑都要围绕轴线展开。1267年新城开始动工,到1272年基本完成。修建好的元大都东西长6700米,南北长7600米,略呈长方形。今天的长安街是它的南城墙位置,北土城是它的北城墙,东到朝阳门,西至阜成门。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当年的西城墙如今已经演变为西土城路中的一条绿化带,隆起的土丘默默掩饰起它曾有的气魄。明光桥下修筑起的一座城墙断面上,“元大都城垣遗址”一行字揭示了这高低延绵的土丘的秘密。残土城的夯土上已经长满了灌木与松树,顺着石料铺出的小路可以一直漫步到蓟门桥。两侧是穿梭的车流,这里却独具静谧。和舞剑遛鸟的老人错肩而过时,我们似乎都将脚下这700年的根基视若平常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