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璞泰来在互动平台披露了公司在复合集流体领域的核心布局与进展,明确表示铜价、铝价上涨将加速复合集流体的批量应用,而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已实现产品获头部客户认可、消费类市场小批量出货的阶段性突破。
集流体作为锂电池的核心组件,在成本与重量构成中占据关键地位。传统集流体以铜箔、铝箔为主,而璞泰来指出,复合集流体在减重与提升安全性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其技术研发与应用已成为锂电池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向。这一判断与当前产业链背景高度契合,近期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持续攀升,给锂电池生产成本控制带来压力。据东方证券测算,纯电动汽车单车用铜量最低达25公斤,高端车型超70公斤,其中锂电铜箔占纯电动车用铜总量近半数,铜价上涨直接推高产业链成本,也让复合集流体的替代价值进一步凸显。
在复合集流体赛道的竞争中,璞泰来已构建起独特的产业协同壁垒。公司通过旗下嘉拓复合设备、卓立复合集流体、高远超薄铜箔的业务联动,实现了从基材、辅材到工艺、设备端的全方位覆盖,形成差异化产品路线。这种"材料-工艺-装备"一体化布局,不仅提升了技术研发效率,更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产品商业化进展已进入加速期。据璞泰来透露,公司复合铜箔部分产品已通过国内头部客户的产品测试,且预计量产后成本将低于传统铜箔,具备明确的市场竞争力;复合铝箔则已完成各项性能测试并获得头部企业认可。与同行业相比,公司工艺方案兼具高优率与低成本优势,目前已在消费类客户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动力类客户的产品认证正在持续推进中,为后续大规模放量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复合集流体凭借金属用量少、安全性高的核心优势,在当前金属价格上涨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降本需求双重驱动下,产业化进程有望大幅提速。而璞泰来通过全产业链协同构建的技术与成本优势,以及头部客户认可的落地,将使其在这一新兴赛道中占据有利地位。据了解,璞泰来已规划2025年复合集流体产能达1.6万吨,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等多领域,未来增长潜力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