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砻部落到吐蕃王朝千年文明史中有七位贤人对其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发展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威名流芳百世。第一名,茹勒杰。父系为札氏,母亲来自补野氏。这位勇敢少年用人鸟家族的婴儿进献龙王换取了先王止贡赞普的骨骸,迎立王子夏墀重续王统。尽其一生致力于农业发展:将草滩开垦为农田,驯养牛羊家畜,倡导夏草冬储。原始的生产方式得以改进。
第二位,拉布果噶,来自库氏家族。他大力提倡蓄湖积水、引导溪水灌溉农田,促使农作物产量提高。灌溉技术的发展让雅隆部落作物产量高于周边邦国,同时,他测量了土地面积,统计了牲畜数量,显然在数学和统计学上有所贡献。未来帝国的缔造可说其功不可没。
良臣之三,蒙氏之子赤多日朗察,他鼓励金属加工作坊规模化发展。烧木成炭以冶炼金银铜铁,而冶炼技术的普及不仅使冷兵器大量生产,部落实力大增更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得以改进。这位良臣钻木为犁为轭具,使用黄牛和犏牛耦耕,用牦牛为驮畜并且制定驮运价格,运输业就此开展。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北伐的进程。
吞弥桑布扎,藏文创始人。文字运用,是吐蕃之所以为吐蕃、藏族之所以为藏族的根本所在。尊其为吐蕃众臣之顶饰当之无愧。
第五名,赤桑雅顿。他初创了度量衡器升、斗、秤,促进了各部落内外的商贸交往和公平交易,贸易的发展也使应用数学普及到民间。
赤桑雅拉,出生于后藏管氏家族,吐蕃巅峰时期的重臣。他负责了移民搬迁工作:边远山区的居民被招引到平川河谷地带,开垦荒地、引水灌溉、兴建家园,建起村庄城镇。王朝内部得以更加整固,文明发展的要素之一集中居住更得彰显。
第七位,出身于涅氏,名叫达察东色,是为法律制度的完善者。他提议制定了赔偿命价的法律条文,从而在处理民事命案时有了执法依据;他提议由各武士部落守护边哨,守卫四方边境的制度从此建立。
纵观整个吐蕃时代,在封建君主体制下,在佛教王统的背景下,上述七位良臣必定是经过后世僧侣史学家特别筛选。既有功德建树又为人善良,符合佛教慈悲为怀的信条,其贡献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有关。
以此为衡量标准,治世之能臣,乱世也未必是奸雄的噶尔.东赞却未能置身良臣之列,但其威名远播,深为古今感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