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朝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政治方面,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军事长官)、参知政事(副宰相)、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幽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这次结盟后,北宋因为边疆战事危机的解除,国内经济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