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以压倒多数赞成票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使酝酿已久的行政首都迁移问题法律化,韩国迁都已成定局。韩国新首都将于2007年年底开工,2012年起总统府和中央行政机关将分批迁至忠清道的新首都。
迁移行政首都是在韩国政府积极推动下实施的一个超大型项目。经国会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明年1月1日生效后,由韩国国务总理和民间人士担任共同委员长的行政首都推进委员会将立即成立,而于2004年下半年最终确定地址后,对土地所有人进行补偿。韩国政府5日公布了新行政首都候选地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确定新行政首都设在中部的忠清南道燕歧郡与公州市。
新行政首都将从2007年开工建设,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机关和立法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
从2012年开始,青瓦台和中央行政机关分批迁移。2030年,新行政首都最终建成,形成有50万人口的新城。
汉城是韩国的首都。半个多世纪以来,汉城一直是韩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处于统领韩国近1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约4800万人口的枢纽地位。不知情的人解不开韩国实施行政首都迁移的疑问。韩国总统卢武铉对此有个解释,说不可谓之“迁都”,而实为“迁移行政首都”。可是,韩国上下都把迁移行政首都认作迁都。国会、总统府、中央政府的主要机关都搬到新行政首都,谓之“迁都”也在情理中。
韩国“迁都”之说始于去年12月初。当时总统大选正进入白热化状态,新千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卢武铉在竞选演说中突然提出了一个令韩国人震惊的承诺:“如果我当选总统,将把行政首都从汉城迁移到忠清道。”卢武铉的这一杀手锏,不仅打破了竞选的僵局,同时也成了其立志要“创立新政”的“历史性”目标。
韩国动议迁都,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早在朴正熙担任总统的上世纪70年代,韩国就有过迁都的念头。当时冷战正盛,汉城不利于“避战”。可是,迁都实属不易,迁都念头只能暂时搁置。几十年来,韩国人口和经济力量向首都汉城过分集中。
在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居然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和七成的经济力量。汉城过于肥大的“城市病”也日益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甚至因此触发地区间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无论从政治或军事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韩国都能找到迁都的根据。
然而部分韩国人还认为,汉城的地位目前已被世界所公认,如果再新建一个首都必将有损于韩国的声誉。还有学者认为,目前忠清道的基础设施的发展还不完备,迁都根本不具备条件。还有一些人认为,迁都应该有长远的打算,要考虑到朝鲜半岛统一后的情况。汉阳大学教授崔迈炯说,不管是从地理因素还是基础设施因素上来说,汉城都可以成为统一后的国家首都。统一的国家需要的首都不应该建在韩国的南部,而应该在北部。
新行政首都将建在韩国腹地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一带, 规模不大,人口控制在50万人,搬迁投资总额为380亿美元。2005年最终选定新行政首都地址,经总体设计后将于2007年动工兴建,从2012年起总统府青瓦台和中央行政机关将陆续分阶段从汉城搬迁到新址。
众所周知,韩国首都汉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是韩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举办过1988年奥运会,也创造过经济发展的“汉江奇迹”。要把行政首都从汉城迁出,究竟是为什么?虽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有三大动因。
首先,医治肥大的“城市病”,尽量消除人口“爆炸”、交通堵塞、房地产投机、大气污染等弊端。近几十年来,汉城人口急剧膨胀,已接近“爆炸”。目前,汉城人口约为12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4。而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竟高达全国的一半。随着汉城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交通堵塞、住宅拥挤、房地产投机、大气污染等肥大“城市病”日益严重。尽管汉城为缓解住宅问题在近郊兴建了6个卫星城,但房价仍居高不下。目前汉城的房价已位居世界大都市前列,一套90多平方米的公寓住宅,价格竟高达2.5亿至5亿韩元(1美元约1180韩元)。一名普通公务员要购置这样一套住宅,需要支付15年至18年的积蓄。汉城寸土寸金,在市中心一带,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价值高达10亿美元。韩国政府虽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套住宅,但许多富豪利用不正当手段,购置多处住宅,不动产投机十分盛行。卢武铉执政后,开始向不动产投机开刀。尽管目前房价有所下调,但汉城人仍然怨声载道。卢武铉总统下决心迁都,不仅可缓解交通难、人口膨胀等问题,对不动产投机也将是一个沉重打击。据预测,行政首都迁出汉城后,汉城房价将大幅下降,百姓对此寄予厚望。
为防止迁都过程中出现新的“土地违章开发”和“不动产投机”,韩国政府已将忠清南北道地区的11个市、郡规定为“土地交易监视区”。新行政首都选址一旦确定,该地区将被定为“新规划区”,禁止滥开发和不动产投机。
其二,实现地区均衡发展。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位于韩国偏北部,地域不大却集中了韩国70%以上的经济力量。与欠发达的中、南、西、东部相比悬殊太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触发了地区间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在政坛上形成了弊端颇多的“地域主义”山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在权力分配和协调上的矛盾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境地。解决地区均衡发展和权力的再分配已成为韩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新课题。此次迁都,韩国把中部地区作为新行政首都的所在地,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地区均衡发展,并通过迁都重新对行政权力和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以确保国家的整体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国会在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的同时,还通过了《地方分权特别法》和《国家均衡发展特别法》。
其三,国家行政机构“两地化”已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所谓的“备战”,韩国决定把行政机构一分为二。外交通商部、国防部等设在汉城,财政经济部、产业资源部等设在距汉城30公里的京畿道果川市,人称“第二行政首都”。国家行政机构“两地化”这种冷战时期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继续延续这一格局将影响韩国繁荣和发展。另外,驻韩美军的战略调整,尤其是驻韩美军从汉城周边向韩国腹地的南撤,将使汉城失去美军的保护。因此,行政首都南迁从安全以及战略纵深的需要上看,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性决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