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世之后的中国需要适应时势的办公新场所
跟着WTO感觉走的跨国公司更需北京繁华店铺
随着143个入世国家和地区连人带车潮水般涌入中国做生意,免不了要与国家机关各管理部门打交道。如果我们不能提供方便快捷的办公场所,将会引起外国友人的不满。例如,到国家机关办事难已成为许多驻华大使馆和跨国集团的口头禅,而时常出行遇到堵车误车现象更是令国际友人不满。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驻华使馆,有钱也难买到空间盖新房。同时,那些跟着WTO感觉走涌入北京想买现成办公房者更是难如人愿。有人预计,中国加入WTO之后,最受益的将是房地产业,其中物业最紧张的当数首都北京。如果,国家机关早运筹选新址另起炉灶,把多年失修的老房子腾空卖个好价钱给跨国公司,那么将会是两全齐美,相得益彰的好事。
在中国加入WTO之际,笔者希望我国企业界不但要有一个“中国经济全球化”意识,我们国家机关也要有“指挥全球商战”的新意识。例如那些走向世界的7000多万华侨华人,随着祖国日益强大,许多人都有强烈报效祖国的愿望。这就需要我国侨务部门扩大为全球华商服务的功能。还有,中国许多商人都有走出去发展愿望,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像印度那样设有移民局的国家。在西亚和非洲大陆,到处都能看到印度移民海外的商业贵族,而我国在入世之后,更有必要设立向海外投资移民的专业机构,这一切都需要新的办公场所来加以实施。
另外,中国被世界称为神奇的国家,而各国友人更愿意飞到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故宫和长城等名胜古迹。与日俱增的国际旅游大潮日益冲击着北京。仅2001年中国边防海关统计出入境人数已超过2亿人。权威人士预测:未来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胜地,也是最发达的旅游市场。这一切高潮到来之前都需要我们提前做好空间接待的准备。还有与中国合作的国际机构将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学习别国的经验,争取更多的国际机构到中国来设点办公。众所周知,美国纽约成为联合国总部后大受其益,法国巴黎和瑞士维也纳也受益匪浅,特别是非洲穷国肯尼亚就是因为设立了联合国环保组织和人口组织两个国际机构而带动了该国旅游经济等方面的活跃。
目前,中国日益强盛繁荣,一些国际组织遥望中国已成为未来之势,由中国发起的亚洲论坛正在中国北京等地寻找大本营,由中国倡导的与东盟十加一自由贸易区同样也需要寻找大本营,由中国参加的亚欧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都开始需要有中国北京这样的大国首都作为常设机构,还有许多未来国际化机构和笔者本人倡导的东方十五国及八区经济一体化等都需要有常设机构来推动发展。如果中国首都不东扩就难以在北京老城区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除了面临奥运交通堵塞问题,首都北京还同样面临入世后空间吃紧问题。例如刚入世不久的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一天同时挤进了法国、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四场参展开幕式,这是历史上都不曾有过的展览馆吃紧现象。这一切激荡人心的新形势,都催促着中国首都要加快扩充步伐。而最理想的国家机关移动计划就是向东扩展。
这是因为首都向北方拓展最拥挤,过了北五环就没地方,况且奥运圣地最怕堵,腾空躲开还来不及呢!向西发展已经被首钢和燕山山脉特定环境断了后路。向南发展空间是预留给北京市的。所以新首都扩容计划只能沿东长安街向东发展。特别在京津唐三大工商繁荣地带中间,选择香河、大厂、三河作为首都东扩、国家机关东移目的地,是最理想的迎奥运、迎入世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它不但紧邻通州以东六环线旁,而且可以通过北京六环路,高速快捷直达首都机场。实在是实施首都东扩理想地带。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