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 专家视点 | 钢铁市场 | 矿权转让 | 最新法规 | 选矿设备 | 港口报价 | 宝贝矿产 | 上市公司 | 地质公园
产业资讯 | 国企动态 | 能源市场 | 项目合作 | 跨国投资 | 勘探设备 | 国际展会 | 企业会员 | 人才市场 | 珠宝鉴赏
国际矿业 | 市场预测 | 有色市场 | 矿权拍卖 | 使馆信息 | 破碎设备 | 矿区巷议 | 地勘简讯 | 资源开发 | 矿业院校

网站首页 矿业新闻 市场动态 矿权交易 矿石交易 金属供求 政策法规 国际合作 展会信息 上合组织 矿业设备 地勘动态
全球矿产资源网——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场动态 >> 能源市场
  能源市场
以美丽石化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日期:2025.08.18 资讯来源:新华网 浏览人次:1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科学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为能源化工行业指明了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走进浙江,在“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中国石化新投运的充电场站里新能源车往来穿梭;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加注了中国石化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划过天际;在镇海炼化,加满氢气的卡车缓缓驶向沪嘉甬“氢走廊”,归巢的白鹭与炼塔油罐相映成趣……这是中国石化交出的绿色答卷。

多年来,中国石化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主动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伟大实践,在能源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提高站位,坚定不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既要绿色低碳又要能源安全”“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 多年来,中国石化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环保管理。

如今,站在谋划“十五五”开局的新起点,中国石化党组再次将绿色低碳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节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把节能降耗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生生不息的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在中国石化党组高度重视下,公司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日益完善——

持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早在2001年,中国石化就建立起健康、安全、环保(HSE)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改进和完善。如今,中国石化以HSE管理体系为引领,形成覆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环保统计与监测、环境风险与应急等全方位环保管理制度体系。

2024年,在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政治大考中,中国石化扎实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深入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完善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主动开展环境信息公开。近年来,中国石化通过公司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公开主要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工作、环保综合管理等,实现百余家企业“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成功搭建起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努力带动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环保、共享绿色家园的新局面。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累计举办超过5000场次,超过27万人近距离感受企业环保实践,超过2亿人次“云游览”,是我国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中央企业首个品牌化的公众开放日活动。

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天山脚下,绿能涌动。在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现场,近55万块光伏板相连成片,产出的绿氢被源源不断输送至附近的塔河炼化,进入炼油加工流程,助力炼化企业降碳增绿。

这是中国石化新型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耦合发展、协同降碳的生动缩影。如今,中国石化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全工艺链、全管理链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努力实现能源洁净多元和安全供给,推动产业结构更优、效率更高、动力更强、底色更绿。

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体系转变——

近年来,中国石化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职责,每年境内外油气产量当量近1亿吨,每年向市场供应洁净成品油超2亿吨,天然气经营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积极构建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安全、更洁净、更多元的能源保障。

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化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超1.2亿平方米,地热供暖能力稳居国内第一,充换电站超万座、光伏站点超5000座,风光装机规模超2000兆瓦,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40余座,是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传统产业向新型工业化跃升——

大江南北,一批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整合退出项目有序推进。镇海炼化4000万吨世界级炼油基地、扬子石化和中韩石化结构调整、湖南石化己内酰胺搬迁升级、天津南港等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产,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项目相继开工……

近年来,中国石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将先进产能布局与落后产能淘汰相结合、“上大压小”“以新代老”与装置能效提升相结合,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建的镇海炼化120万吨/年和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九江石化89万吨/年PX(对二甲苯)装置、仪征化纤300万吨/年PTA(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能效全部优于国家能效标杆水平,以先进能效水平支撑了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

近十年,中国石化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超9%,单位油气生产能耗下降17%、炼油单因能耗下降7%,单位乙烯综合能耗下降7%,单位PX综合能耗下降23%,被评为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8家企业46次荣获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11家企业共41次荣获国家及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



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凡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效益一分不要,是中国石化向全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美丽石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013年,中国石化启动国内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广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碧水蓝天”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投入资金约210亿元,完成870个环保治理项目;2014年,启动“能效提升”计划;2018年,启动国内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绿色企业行动计划”;2022年,成为全国首家“无废集团”试点;2024年,启动“绿色企业行动”第二阶段计划,计划到2028年,基本建成绿色生产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污染防治有关要求,近十年累计投入600 多亿元,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四项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27.3%、28.3%、36.3%、31.7%,赢得了社会公众认可,得到了生态环境部肯定。

为了让蓝天更蓝——

中国石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明确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与治理重点任务,实施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VOCs(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异味综合整治专项等工作。打造无异味工厂取得显著成效,3万余座加能站、300余座油库实现油品密闭装卸及油气回收治理。

为了让青山永驻——

中国石化有序推进净土保卫战,钻井现场“泥浆不落地”全面实现,10万台埋地油罐防渗改造全部完成。近十年万元产值固废产生量下降逾5%,综合利用率提高逾5个百分点。

为了让碧波荡漾——

中国石化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决不让一滴超标污水进入江河湖海”为目标,坚守达标排放红线,主动开展土壤地下水污染源头管控,实现污水高标准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

如今,中国石化所属2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企业12个油气田、盐矿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2家企业4种产品8个型号获评国家级绿色产品。

着眼未来,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走进山东,这里焕发着“增油、减碳”双赢的绿色生机。经过处理的二氧化碳从齐鲁石化出发,搭乘着二氧化碳输送管道一路向北,抵达终点站胜利油田,被注入地下油藏封存,同时采出更多石油。

这是中国石化打造的国内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工程。该项目预计15年可增油300万吨,一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0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近900万棵。

当前,CCUS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能源化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科技创新成为传统产业“点绿成金”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中国石化不断迭代升级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技术,从石油的开采加工、生产环节“三废”处置、下游衍生产品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减污增绿”,自主研发出生物基驱油剂、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废塑料连续热解等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并积极开展工业示范和工业应用。

如今,以“碳”为媒,中国石化稳步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持续强化碳资产管理,完成全国碳市场首单交易,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获得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原油认证,牵头成立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成立国内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连续15年荣获中国低碳榜样称号,获评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大美石化,风光秀美。鱼儿在处理后排放达标的工业废水中畅游,珍稀野生鸟类在炼厂的生态密林中休憩繁衍,长江沿岸覆绿约60万平方米,20余家黄河流域石化企业立志做好“大江大河”治理。

多年来,中国石化严守“三线一单”要求,合理规划项目选址,推动所属企业陆续退出一些位于生态敏感区域的生产设施,积极保护生态主体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化共退出油气水井1200余口、加能站24座、油库7座、码头4座。2024年,中国石化累计在“三北”地区固沙绿化近350万平方米,西南区域井场覆绿超2万平方米。2025年6月,完成拉萨南北山2276亩全部绿化造林任务。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更是中国石化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中国石化成功承办世界地热大会,携手各方推动全球地热开发迈入新时代。积极推动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50个单位发起成立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持续向全球展示CCUS、氢能等绿色发展成果,分享经验,向世界播撒“两山”理念的种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全球矿产资源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信息  
·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 · 承德热电奋战156小时打赢抗洪抢险战
· 我国发现全球最深砂岩型工业铀矿化 ·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 建一条通向生命安全的标准化巷道 · 全球BC生态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 怡亚通以全链能力破解企业出海痛点 · 雅迪:深耕ESG实践
· 北京受灾区域全部恢复市电供应 · 迎峰度夏期间各地电力供应总体平稳
 
焦点话题 更多>>
 · 四川砂石大矿迎来第三次出让 8.18 
 ·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发布 8.15 
 · 泰国记恨缅战三百年 8.14 
 · 矿商挺市上游矿山资源偏紧 8.13 
 · 国际金价突破历史高位! 8.12 
 · 海洋中有哪些矿产资源? 8.11 
 · 矿业巨头嘉能可搁置美国 8.8 
 · 四川该地整合砂石资源 8.7 
 · 多个省份省级地震局局长 8.6 
 · 开展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 8.5 
站内公告 更多>>
 · 关于共同开设《专家介绍》  
 · 本站公告  
 · 《全球矿产资源网》告用户书  
设备销售 更多>>
 ·  
专家介绍 更多>>
矿业能源律师何益增
邓建
冯茂林
王荣祥
客户服务:[www.worldmr.net]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手机:15810143861 (信息发布会员登陆请打手机)
人才招聘 | 微信平台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邮箱 67193698@163.com 版权所有:全球矿产资源网 京ICP备08010093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function login(param){ g_pop=new Popup({ contentType:1, isReloadOnClose:false, width:454, height:130 }); g_pop.setContent("title","登录"); g_pop.setContent("contentUrl","../../../../forajax/login.aspx"+param); g_pop.build(); g_pop.show(); return fal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