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贩卖中国丝绸,而且经销更多的中国茶叶。这才有了山西茶庄通往欧洲万里之遥的“茶叶之路”。同时也有了云南通往西藏和印度的“茶马古道”。
有人说,茶马古道同普洱茶,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密不可分:茶马古道因普洱茶而不断的拓展延伸。
普洱茶因茶马古道而名扬四海。茶马古道同普洱茶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唐时银生城已经有普洱茶了,普洱茶早在唐代就已经远销到西蕃,那时西南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应该叫做“丝茶之路”才对。
在约定俗成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地图上,其起点是四川宜宾(旧称叙府),经秦代李冰所开五尺道,过昭通、曲靖,达昆明,然后又分两条,或往滇西北的大理并一直延伸,或往普洱直达东南亚。在宜宾至昆明这一条线上,路途很少旁出,是线性的,但在普洱和滇西北则呈现网状,四面勾连散射。之所以有此气象,除地理因素外,茶叶贸易在其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史料证实,茶马古道是目前已知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复杂的商业道路,贯穿了亚洲板块最险峻奇峭的高山峡谷,沟通了金沙江、澜江、怒江、岷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几大水系,维系着藏汉两个民族的亲切交往和经济往来。当年茶马古道的繁忙,不仅促成了沿途所经村镇经济物资的大量交流,同时也成了联系沿途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茶马古道分布在民族种类最多、最复杂的滇、藏、川及东南亚和印度文化圈边缘上,其最大的特点是扩散性,景谷普洱彝族的火文化、思茅汉族的茶文化,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大理白族的本主文化,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各族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汇、融合、发展,生生不息,从而使茶马古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内涵更加宏大。
普洱茶进入西藏,成为西藏与内地沟通的桥梁,马和马帮这种极特殊的载体,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传递到印度、尼泊尔、越南、缅甸而传播到南亚、东南亚的另一些国家。尤其是在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和蒙古人全球出击的影响下,而远销万里的欧洲和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悠扬的驮马铃声响彻古今,悠长的古道连接中外,茶马古道像丝绸之路那样,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亚洲文明的传播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丝绸之路”应该更名为“丝茶之路”才更为贴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