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李克强在会上强调:“要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中国政府网昨日发布题为《李克强:放活不是放任管好不是管死》的文章称,李克强昨日重申他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所做的承诺:年内将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他说,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各部门必须要各负其责。
“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文件上‘画个圈’就不管了。”李克强说,“目前市场确实存在不完善、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必须要持久不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其真正见到实效。”
李克强指出,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全国新增企业数量却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36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将会进一步调动劳动者创业积极性。
李克强告诫参会部门负责人,前置审批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政府工作的减轻。“我们现在是事前审批多,而事中事后监管少,很多时候是拿到审批的单子后就没人管了。”李克强说,“这种观念一定改变:后置审批也要监管,只不过是行使事中事后监管。政府的责任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讨论中,李克强举起手中的一份材料,请参会者“认真读一读”:“这里列出的有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来,竟连一次申请都没受理过。”
李克强说,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影响,我们一些部门长期以来管经济的思路都“很微观、很具体”,浪费了大量决策精力。他点出材料中某项中外合作项目的审批事项说:“类似合作纯属商业行为,既不涉及国家主权,也不涉及国家安全,为什么一定要审批?如果政府把大量精力都放到这上面,真正的事中事后监管肯定就没精力管了。”
相关部门负责人抢过话说:“事实上,我们最希望能一次放到位,放彻底。简政放权最怕不持续、一阵风,断断续续‘挤牙膏’。”李克强笑道:“你说得很好!那你们就先带个头,主动自我革命,真正壮士断腕!”
讨论研究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时,李克强指着一项即将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询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国际商务专业人员’是做什么的?钟山,你有这个资格许可吗?”
钟山摇了摇头,会场顿时响起一片笑声。总理也乐了:“你可是我们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啊!连你都没有资格,这个资格许可不是莫名其妙吗?”
李克强强调,今后准入性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依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
“这就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我们依法行政,就要定下来这个规矩。”他说,“法律没有规定的,既不能‘越位’,越俎代庖;也不能‘越权’,行使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力。”
“我们过去在招商引资时,总有外国投资者不敢贸然前来,觉得‘搞不清楚’中国市场,不知道其中有什么‘隐性环节’。”李克强说,“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