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虽是汉唐之都,留存下来的街巷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已经不多,只有经过改建的大小雁塔。城墙内芯虽是唐代的,整体上要算明城墙,城内建筑也多是明清建筑。让人驻足而叹、后悔不迭的是,在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中,由于没有坚守“新古分置”的原则,在拆迁和挤兑明清建筑基础上,西安城内竟然高楼林立。新古不分治,新古都受伤害,既没有古迹的有效保存,也没有新城的长足发展和大胆创新。有的街区显得不古不今,不伦不类。
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秉承恩师梁思成的思想,很早就提出了西安要“新古分置”的理念。2002年,我与她一道去南京参加世界古都论述,她作了《中国古典建筑美学》的学术报告,我则做了《古调独弹—从传统西安到现代西安》的大会发言,展开论述了西安新古分置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个“新古分置——新质古貌——新城古风”的古都城建系统理念。新古分置——古城要和新区分开、分治,尤其是老城圈里的明清建筑要普查编号逐栋保护。新质古貌 ——不能因保护古建筑而降低城内居民的生活质量,新的城市建筑既要保护“古貌”,又要增添”新质”,在质地上做到现代宜居。这样的保护才可能良性循环。新城古风——毋庸置疑,古城应该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但西安的城市风气,则应较别的城市更古朴更典雅,古风应成为西安妈内在特色。在这个发言的最后,我借鲁迅给西安易俗社的题词:“古调独弹”为新西安的建设定调:既坚持古韵古风,又要独创性的弹奏出自己的新曲新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