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非,大家都知道是白人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地方,也是被联合国制裁长达20年之久的国家,尽管没有石油的南非发明了煤变油的生产技术,用固体的碳氢化合物能源替代了液体化合物能源,使南非白人政府支撑了20年之久,克服了经济制裁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但是到了1994年政府终于垮台了,从监狱里放出来的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许多人担心,黑人会把具有“小欧洲”之称的南非搞垮了,然而,如今的南非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势头反而愈加显得强劲起来。
如果分析南非经济坚挺的原因,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黑人把被隔离的怒火变成了发展家园的动力;二是曼德拉上台之后继续保留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模式,而没有象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邻国把白人统治者统统赶回欧洲去,从而使得当年贪恋这里黄金和钻石宝藏的葡萄牙人、法国人、荷兰人,尤其是最后登陆占有殖民统治者地位的英国人,至今仍可以安然无恙地在南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曼德拉在利用这些有钱的白人,借鸡下蛋。
1、“黄金之国任你行”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境内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和后来南迁的班图人。17世纪后,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南非。20世纪初,南非曾一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由于南非白人当局在国内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人民在以曼德拉为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的领导下,为推翻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居世界第二位,氟石、磷酸盐居世界第三位,锑、铀居世界第四位,煤、钻石、铅居世界第五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之国”。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南非经济四大支柱,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南非的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包括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五分之一。南非的电力工业较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发电量占全非洲的三分之二。
南非人口4690万(南非统计局2005年中估计),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79.5%、9.1%、8.9%和2.5%。
南非还有一点可以上世界吉尼斯记录,它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3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220万;立法首都开普敦是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位于西南端,为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人口300万;司法首都布隆方丹为全国司法机构的所在地,人口50万。
2、南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亮”
2007年4月21日,我随中国贸促会组织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访南非到南非的第一站就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一下飞机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国际机场非常繁忙,在此转机的国际航班很多。我留心数了一下,在港停泊的大小飞机大约80多架,其繁忙的程度快要赶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当我们走进白人区的一座百年老店,古香古色的四星级酒店时,立刻感触到欧式生活的简约大方和舒适美丽。
随后,我们走进隔壁钻石中心观看录象资料时,才知道1000年前由英国人在约翰内斯堡东北方向发现了储量十分丰富的钻石、黄金和铂金等贵重金属,就是这些由地下岩浆多次爆发造成的热液型坚硬发亮的“石头”给南非带来了巨大收益。
南非钻石大王的加工技术可谓是非常的娴熟,切割出来的钻石耀眼夺目,实在太诱人了,而且价格能让人接受。所以,代表团中的28个考察队员共买走了100多万元钻石戒指和项链耳环。这一举动倒是把南非人震憾了一下,哇噻!现在中国人比日本人还有钱啦!
如今的约翰内斯堡聚集了世界上500强跨国企业,在此生产奔驰、宝马汽车等名牌产品,由于人多车多空间吃紧,许多大的集团公司都跑到郊外农场空地上建设总部基地。由此也形成了约翰内斯堡向郊外膨胀爆炸式发展。有人预计,未来的约翰内斯堡将会发展成与行政首都比勒陀尼亚相连的特大型世界城市。
2007年5月22日早晨,我们就起床做好了前往比勒陀尼亚的准备。由于该城距约翰内斯堡以北大约50多公里,所以大轿车仅行驶一小时就到了南非总统府所在的半山上。从此处高瞻远瞩可以看到错落有致、高楼林立的市区街景。
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是,建于1855年,以布尔人领袖比勒陀利乌斯名字命名,其子马尔锡劳斯是比勒陀利亚城的创建者,市内立有他们父子的塑像。由于城跨林波波河支流阿皮斯河两岸,风光秀美,有“花园城”之称,街道两旁种植紫葳,又称“紫葳城”。比勒陀利亚还是一座矿业城市,近郊为金刚石、白金、黄金、锡、铁、铬、煤等矿的开采中心。
回过头来,我再仔细端详琢磨由古老英国式庄园别墅改造的总统府,感觉真有点世外桃园的感觉。由于该片建筑群坐北朝南横卧在背后长长的山梁之间,大有君临天下、不怒自威的感觉,在山下道路两旁旌旗招展的各国大使馆的簇拥下,倒有几分荷花配绿叶,众星捧明月之感。走到一片由三个深宅大院联成一体的琉璃碧瓦楼前,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悬挂五星国旗的中国大使馆,应该说,在这片使馆区中,中国大使馆还是非常突出,受人瞩目的。
告别了总统府和大使馆后,我们又沿着四通八达的主干线继续朝着太阳城所在的东北方向驶去。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煤矿井和黄金、铂金开采矿区。同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路两旁黑土地和紫色土壤中生长着玉米、蔬菜、向日葵等,尤其是田间的一架架可移动喷灌设备喷出的各色水花,在阳光下亮晶晶的,不断的幻化出数道绚丽多姿的彩虹,显得一派生机盎然。
对于只有500年文化历史的南非来说,每一项创造都变成了可以亲眼目睹的历史文化档案,其中特别吸引人眼球的是南非太阳集团投资兴建的现代化人造景观——太阳城。许多到南非旅游或者转机的旅客,都愿意花上3个小时车程时间赶到太阳城6星级宾馆居住,并乐于在太阳城赌场一试身手,有些常来的赌客中也有几次挣大钱的记录,但更多人则是输得精光后扫兴而归。
而聪明的台湾商人在太阳城旁设立的中国餐馆,却给了那些浪迹天涯的中国游子们带来一种血浓于水的亲切之感。在这里,我平生第一次吃到腥味很浓的鳄鱼,这个餐厅给我提供的独特美味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3、桌山与好望角是南非的“金边”
5月26日,我们一行数人又飞到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
始建于1652年的南非好望角省首府开普敦,是欧洲殖民主义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据点,故有“南非诸城之母”之称。近年来,开普敦利用这里的独特景观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吸引更多的世界游人。
整个城市背山面海迤逦展开,西郊濒大西洋,南郊插入印度洋,居两洋之会。市内多殖民时代的古老建筑,位于大广场附近。当年其建筑材料多来自荷兰,后用作总督官邸和政府办公处。
城西的特布尔山,海拔1082米,因山顶平整如桌而得名,(英文“特布尔”意为桌),山峰绵延平展,气象巍然。其余脉有狮子头,信号山,魔鬼峰诸峰。国家植物园位于特布尔山的斜坡上。它的上方是建于1825年的最古老的博物馆,山脚下是开普敦大学。
5月的开普敦仿佛是个已经进入秋天雨季的城市,显得凉爽而多愁善感,几乎隔一会就有一场云雨过来。
为了走完预定的行程,我们26日一大早就冒着风浪,先乘船到著名的豪特湾观看了成群结队的海狮,但风浪大得几欲把船打翻,差一点把我也折腾的呕吐,只好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在桌子上趴了一会儿,才扭转了晕船的惨局。
下午天气仍然云雾缭绕,无法攀登1065米的桌山,我们便改道,参观开普敦立法首都的议会和博物馆等1652年建市以来的历史古迹。在议会宫前的中央广场上散步时,可以看到松鼠、鸽子、画眉等讨人欢喜的鸟兽满地跑,有的鸟在游客头上盘旋,呈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放眼远远看去,从开普敦市政厅大厦“肚子”里横穿而过的宽阔马路无声地告诉我,这座立法首都的交通秩序和现代化程度是相当不错的。
5月28日一大早,我们乘着天气转晴的短暂时机,登上了久负盛名的桌山,随着一趟可承载50人的电梯缆车急速提升,我们眨眼间就登上了1065米高的桌山山顶。哇,好漂亮呀!真是名不虚传。比10个足球场大的平坦“桌面”上有许多积水草地,许多中国游客从上面走过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这真正是在25000里长征路上过草地呀(开普敦到北京12500公里)!
我站在最高峰,极目向远处眺望,只见诸多山峦延伸到海边,四处都有欧式建筑群和港口码头、铁路、机场。那些依山傍水建在半岛上的高楼大厦和别墅建筑群,尤其丰富地表现了欧洲元素和符号,显而易见,居住在这里数百年,约占该城70%人口的英国、荷兰等欧洲人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欧陆生活习惯。有人说南非是非洲大陆上的“小欧洲”,但令人有点遗憾的是,山下北侧那片原始森林却被不知何时从欧洲来的三个游客丢弃的烟头烧得一片狼籍,到现在没烧尽的树根仍象木炭一样卧躺在山坡上。
下午,我们在欧洲白人居住区钓鱼岛海滩饭店吃完了龙虾美味之后,便抓紧时间沿着环山公路赶到了好望角。我在距离好望角灯塔1000米左右的海边,我一眼望见了第一个到达好望角的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的白色纪念碑。
很快,我们便坐上有轨缆车登上了角岛上的灯塔平台上,举目四望,靠左边有企鹅的地方就是印度洋,靠右边有裸泳场的就是大西洋。而从交通里程牌上显示到达中国北京的里程是12000公里,就是在这一侧,靠近海平面依着山的地方,突然竖起了一个象男人阳具的圆柱山石,特别显眼,因而吸引了许多游客以它为背景照相留念。为了活跃一点气氛,团队里有人开玩笑说:欧洲冒险家们发现了好望角,而亚洲游客们发现了角岛上的“吊神”。逗引得许多女游客也大大方方地依着它的背景照了一张旅游纪念照。在这非洲天涯海角与南极洲隔海相望的地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旅行家”倒是很会在旅途辛苦中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1870年前,南非南部经济以农业为主,自1867年发现金刚石及1886年发现金矿后促使该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铁路及通信设施逐步向内陆扩建,大量农产品及其它产品市场纷纷建立,也为制造业多元化及商业性企业的设立积累了投资资本。目前,制造业已成为南非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制造业中,食品、运输设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和基础钢铁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南非还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采用普通关税方式来保护本国工业。关税保护目前仍是南非取得工业发展所采取的基本手段。此外,现行政策还力求取得某些特定目标,如提高当地产品国有化比例,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外汇的使用等。所以,到南非投资一定要慎重。
更多文章:
中华文化扎根生金东北亚
东南亚成为华人第二故乡
财富跑到“黑吉辽”
中部崛起六省商机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