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实施的《攀西地区多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项目,成功研发适宜攀西地区铜矿、钒钛磁铁矿和稀土矿等尾矿综合利用技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攀西地区尾矿堆存量巨大。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攀西地区有大小尾矿库147个,堆存量23168.1万吨,占地1906.39公顷,是四川矿山尾矿规模最大的地区。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下,地调局成都综合利用所针对攀西地区巨量堆存的尾矿,开展了尾矿可利用调查和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其中,从拉拉铜矿矿集区尾矿中综合回收了铜精矿、铁精矿和云母精矿,利用部分二次尾矿成功开发出多功能硅肥产品,实现尾矿减量40%以上;从白马矿集区钒钛磁铁矿尾矿中获得硫钴精矿、铁精矿、钛精矿及长石精矿,实现尾矿减量20%左右;从大陆槽矿集区德昌稀土尾矿中综合回收了稀土精矿、萤石、锶钡混合精矿,实现尾矿减量15%以上。
攀西地区矿山规模化开采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尾矿的大量堆存带来了涉及资源、环境、安全和土地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的突破,将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对提高矿山节能减排水平,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及土地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