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 专家视点 | 钢铁市场 | 矿权转让 | 最新法规 | 选矿设备 | 港口报价 | 宝贝矿产 | 上市公司 | 地质公园
产业资讯 | 国企动态 | 能源市场 | 项目合作 | 跨国投资 | 勘探设备 | 国际展会 | 企业会员 | 人才市场 | 珠宝鉴赏
国际矿业 | 市场预测 | 有色市场 | 矿权拍卖 | 使馆信息 | 破碎设备 | 矿区巷议 | 地勘简讯 | 资源开发 | 矿业院校

网站首页 矿业新闻 市场动态 矿权交易 矿石交易 金属供求 政策法规 国际合作 展会信息 上合组织 矿业设备 地勘动态
0
全球矿产资源网——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车企竞逐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
日期:2022.08.29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人次:3490
在疫情影响、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利空冲击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逆势快速增长成为支撑全球汽车业的重要力量。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外汽车企业在新形势下争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赛道,众多中外汽车企业纷纷大力度推进新能源业务,竞逐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

  中国市场成必争之地

近日,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举办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布会,宣布从现在起到2025年,计划将哈弗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80%,并将于2030年正式停售燃油车。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作为长城汽车旗下最大的整车板块,哈弗将迎来新能源全面转型。哈弗的转型也标志着长城汽车新能源战略已经全面展开。数据显示,2021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近100亿元,并且计划到2025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混动、纯电动、氢能等核心领域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

与此同时,奔驰汽车也正式上市了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车型全新EQE,并将在即将举行的成都车展上进行展示。EQE是奔驰在继EQC等车型之后推出的又一款重磅全新车型。

这是众多中外车企加紧推进新能源产品和技术开发的一个缩影。不难发现,中外车企都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中国市场,这里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兵家必争之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也是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2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市场占有率达到24.5%。而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2倍。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出口也连续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150.9万辆,同比增长50.6%,预计全年出口将有望超过24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是重要增长点,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环比增长89.9%,同比增长37.6%,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这其中不仅包括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时也包括特斯拉、宝马、沃尔沃等外资、合资企业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上半年出口汽车接近10万辆,出口到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2倍以上。

专家表示,在芯片供应短缺令全球车企承压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好成绩,彰显了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优势。而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全国已开放新能源智能化汽车道路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发放测试牌照900余张,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场景率先应用,开展规模化载人载物的测试示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

  自主品牌实现突破

新能源车是汽车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突破口。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在打破“低端廉价”的旧印象,向中高端市场发力。同时,众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抓住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具备了领先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质量还是研发、生产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全球知名汽车行业咨询机构J.D.Power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自主品牌及国际品牌、合资品牌,自主新势力品牌的质量表现依旧保持领先,且在车身内装与车身外观方面的质量优势较为显著,在驾驶体验、动力总成与电池、充电方面的表现优于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专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已具备一定竞争力,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正在持续高增长并不断进入更多国家和地区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车企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众多传统国际车企在转向新能源的过程中调整较慢,但在对市场有了明确和稳定的认识后,其新能源、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力度非常之大。

例如,奔驰汽车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推动其全面电动化战略,依托全新的电动化平台,连续推出了EQC、EQA、EQB、EQS等车型,并且未来还将连续不断推出新能源产品。此外,大众、宝马、丰田、本田等众多国际车企也纷纷加快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研发和投入,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不断投向市场。

  把握竞争“下半场”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业进入一个新的竞争阶段。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把握住新能源汽车竞争“下半场”的主动权,成为众多中外车企关注的焦点和未来发力的方向。

例如,经过多年发展,在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续航能力等指标已不再是各电动车品牌竞争的关键维度。智能化、数字化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电动智能技术的冲击下,汽车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件,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互联网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等软硬件都在代替传统的汽车组成,成为汽车产业链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供应链的稳定和智能化技术的加持是头部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持续上升的重要因素。汽车企业如何通过对技术路线的判断进行有效的产品布局,并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能力上取得优势,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看点所在。

同时,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新能源汽车在经营理念、产品研发、销售方式、售后模式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同,需要用新思维去进一步完善。这对于中外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仍有望释放增量。一方面是由于汽车行业不断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另一方面是不断上涨的油价提高了燃油车使用成本,促使消费者改用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车企要不断提高硬实力,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争得先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全球矿产资源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信息  
· 碳酸锂价“损”了谁的利益?
 
查看我的发布
焦点话题 更多>>
 · 全球矿产资源网为国争夺 10.27 
 · AI热潮“引爆”铀矿市场 11.21 
 · “搞事找打”是美国麻烦制造者 11.20 
 · 钢铁行业以供应链协同创 11.19 
 · 高市自找对日索赔三万亿 11.18 
 · 中山国琉球王国被日本吞 11.17 
 · 用《波茨坦公告》锤击高市 11.17 
 · 金银钯铂集体大涨国际油 11.14 
 · 中国BOT模式投建泰国克拉 11.13 
 · 广东矿勘院圈定2处大型稀 11.12 
经济要闻 更多>>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11.21 
 · 深港两地将携手打造全球 11.21 
 · 2026全球计算十大发展趋 11.21 
 · 我国累计改造30多万个老 11.21 
 · 多部委密集会见外企高管 11.21 
 · 前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 11.21 
 · 快递“送件上门”如何更好 11.20 
 · 四川茂县:苹果产业助力乡 11.20 
 · 中金公司拟合并东兴证券 11.20 
 · 政策护航技术攻坚6G产业 11.20 
最新矿业政策法规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8.29 
 · 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 7.10 
 · 国务院关于印发矿产资源 4.21 
 · 国土部规范稀土矿钨矿探 8.19 
 · 国家物联网发展及稀土产 7.15 
 ·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 7.1 
 ·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管理 5.5 
 · 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 8.2 
 · 湖南省商业性矿产勘查实 5.27 
 · 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 4.17 
会展预告 更多>>
 · 2020第九届上海国际氧化锆粉体/陶瓷  
 · 2018第七届中国国际矿山机械及矿用  
 · 2018第20届工博会暨上海国际碳材料  
 · 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GRAPC  
 · 2018中国(上海)国际硅业展览会  
 · 欢迎参加2018第14届中国郑州工业装  
 · 第二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矿业展览会  
 · 第二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 2018第七届上海国际非金属矿工业展览会  
客户服务:[www.worldmr.net]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手机:15810143861 (信息发布会员登陆请打手机)
人才招聘 | 微信平台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邮箱 67193698@163.com 版权所有:全球矿产资源网 京ICP备08010093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