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谱写资源保障新篇章——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纪实
|
刘元鹏 日期:2025.08.12 资讯来源:江西省地质局 浏览人次:2013 |
近年来,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赣鄱大地和“一带一路”矿产带上取得丰硕成果:探明超大型矿床6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5处,发现富硒土地2.66万平方千米,创新构建锂矿成矿模型,实现稀土、锂矿等战略性矿产重大突破,用实干担当筑牢国家资源安全屏障。
基础地质:筑牢资源保障根基
基础地质调查是矿产资源勘查的“先行官”。基础所始终将这项工作作为立所之本,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础所开展了江西省13种战略性矿产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其中,钽、稀土新增资源量居全国前列,其集成成果入选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开展江西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评价全省10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优选一批可供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区块,新发现矿(化)点75处,提交找矿靶区28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区13处,为江西省实现找矿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科研创新方面,基础所在赣西北九岭地区的突破尤为显著。通过采用LA-ICP-MS与EPMA结合的微区分析技术,对蚀变花岗岩型锂矿中的白云母开展系统研究,首次建立区分白云母成因类型的地球化学指标和图解,创新提出花岗岩型锂矿床成矿模型。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Ore Geology Reviews(SCI 收录),为同类矿床的勘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在赣南地区,基础所开展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综合利用研究”同样成果喜人。通过对蚀变花岗岩型钽铌锂矿、伟晶岩型锂矿和云英岩型锂矿的系统研究,取得多项新发现,为区域找矿突破指明新方向。相关论文被《地质学报》《矿物学报》等权威期刊收录。
古生物研究是基础所的又一特色领域。该所在赣州、抚州、萍乡等地圈定重点古生物化石保护区5处,新发现恐龙化石点40余处。此外,该所修理蜥脚类、鸭嘴龙类等化石标本100余件。其中,“腔尾赣地巨龙”和“赣州迷你蛋”的命名,以及《赣州恐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图册》的编制,不仅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而且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所实施的江西省1∶250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系统圈定富硒土地资源2.66万平方千米,这张“地球化学图谱”为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矿产勘查:扛起资源安全保障重任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基础所聚焦国家急需的锂、稀土等战略性矿产,取得一系列找矿突破。
基础所在宜春地区探明超大型锂矿床5处。202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相关报道《踏遍群山始见金》,报道了基础所参与实施的宜春地区宜丰县—奉新县锂矿找矿大会战成果,以及该所对茅岭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力。在宜春-奉新地区,实施瓷石矿调查评价项目,新发现矿(化)点14处,优选找矿靶区7处,其中重大矿产地3处,含锂瓷石矿潜在资源量超8亿吨。这一重大发现,为宜春打造“亚洲锂都”提供了新的资源保障。在新疆地区,探明大型、中型锂铍矿床各1处,实现跨区域找矿突破。
稀土找矿同样捷报频传,基础所实施的安远县石头坪矿区根背矿段重稀土矿普查项目探明超大型重稀土矿床1处,入选2022年度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在赣南地区提交大型重稀土矿床1处,为江西稀土资源版图再添重彩。乐平众埠街锰矿、大余萤石矿、徐山钨矿等项目也取得重要进展,预计均可达到中大型规模。
“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在尼日利亚揭露花岗伟晶岩型锂矿体5条,预估氧化锂资源量达大型规模。在莫桑比克,圈定晶质石墨矿成矿远景区13处。深度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阿拉伯地盾地球化学勘查与区域地质填图项目,这是21世纪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地质调查项目。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地质未来
基础所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基础所打造的“地质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以奉新县清潭石板材花岗岩矿山为示范区,集成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构建非金属矿山管理服务平台,为矿政管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遥感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基础所创新提出的“遥感地热GIS决策方法”,在宁都、武功山等地区构建地热预测模式,验证效果良好。研发的“遥感大数据智能识别技术”,在赣南地热水和赣西北铜矿找矿中精准预测靶区,为传统找矿方法注入新动能。
“生态环境治理实景三维平台”的建成,让矿山修复进入智能化时代。该平台融合无人机航测、三维实景建模等技术,可一键生成道路、护坡、绿化等治理方案,已为多个矿山环境修复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民生:沃土活水惠泽乡村
基础所始终牢记公益使命,将地质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在余干县“田园鄱阳湖综合体”,完成的富硒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黎川十里天然矿泉水勘查项目通过创新“采矿权+土地使用权”组合包形式出让,开创全国先河。该矿床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已备案出让可采资源量最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床,预计2026年投产,实现找矿成果的快速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完成景德镇、鹰潭等地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在南昌、抚州等地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和应急演练,新建地下水监测井数十口,为地方防灾减灾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薪火相传:地质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荣誉榜上,基础所硕果累累: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江西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先进集体、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这些成绩不仅是对团队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地质人坚守与奉献的褒奖。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基础所同样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卢赛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徐喆、张福神获江西省青年地质科技人才金奖;钱晓斌夺得江西省“天工杯”无人机测绘操控员冠军,并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李雪、朱训等青年才俊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肖晓林获评“南昌市道德模范”……他们展现着新时代地质人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基础所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新征程上,基础所将继续秉持“基础先行、找矿突破、科技赋能”理念,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全球矿产资源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手机: |
|
公司地址: |
|
邮编: |
|
网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