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于最新研报中释放
铜市重磅预判:将 2026 年
铜价预测从每吨 10000 美元上调至 10500 美元,维持 2027 年 10750 美元的预测不变,同时明确 2025 年剩余时间铜价将稳定在 10000 美元水平。这一调整使铜价预期与当前市场行情形成呼应 ——10 月 6 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已触及 10800 美元 / 吨的 16 个月高点,较 9 月末涨幅超 3%。
高盛为未来两年铜价划定明确上限:“11000 美元将成为关键阻力位”。该行强调,尽管短期供应扰动加剧,但全球铜市场仍处于轻微过剩状态,即便矿场停产导致精炼铜产量大减,2026 年过剩格局仍难逆转。
矿场停产制造供应硬缺口
印尼格拉斯伯格矿场的停产冲击成为调价关键诱因。自由港最新公告显示,该矿 2025 年四季度铜产量指引已下调至 “可忽略水平”,较原计划减少 20.2 万吨;2026 年产量更将缩减 35% 至 26.95 万吨。中金测算,这将导致 2025 年全球铜矿供给减少 0.9%,2026 年供给增量同比增速降至 1.4%。叠加智利铜矿减产等供应干扰,南华期货指出 “铜精矿加工费已跌至负值,冶炼厂需向矿山倒贴成本”,国内 10 月电解铜产量预计进一步降至 108.25 万吨,供应收缩趋势显著。
宏观宽松打开金融属性空间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为铜价提供支撑。高盛明确将 “美国降息及美元贬值” 纳入调价考量,而市场早有反应 —— 美联储 9 月降息后,COMEX 与 LME 铜价价差扩大,美国铜库存已从年初 33 天消费量飙升至 100 天以上,非美地区库存则不足 10 天。分析师指出,流动性宽松与地缘风险推升资源品溢价,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更强化了需求端预期。
结构性需求提供长期托底
新能源产业的扩张构成需求基本面支撑。铜在电网投资、新能源车领域的刚性需求持续释放,国内 “金九银十” 消费旺季期间,下游询盘量同比显著增长。高盛在研报中强调,“关键行业的结构性需求增长” 将与资源限制形成长期博弈,这与钴市因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 40% 而涨价的逻辑形成呼应。
上限约束:过剩格局压制涨幅空间
尽管利好因素叠加,高盛仍提示铜价上行天花板。该行测算,当前全球铜市场处于轻微过剩状态,2025 年上半年全球库存已增加 28 万吨,全年预计盈余 10.5 万吨。即便格拉斯伯格矿场等供应中断事件频发,2026 年过剩格局仍将延续。这一判断与国内市场走势形成印证:10 月 8 日 LME 铜价在触及 10800 美元后回落至 10700 美元附近,显示高位抛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