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江西广大地质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千方百计找大矿、找好矿、找发展急需的矿,用实干与担当牢记初心使命,奋力书写找矿新篇章。
为国找矿不以山海为远
三年来,江西省地质局生态地质大队把忠诚和奉献镌刻在找矿开矿和爱绿护绿的第一线,坚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探索地球奥秘,服务人类永续发展。
矢志为国找矿
在省内开展瑞金市天门萤石矿、南城县磋石萤石矿普查项目,承担崇仁县流坊高岭土—瓷石矿储量核实项目,推进修水县东沅金锑多金属矿中深部找矿工程。2025年,大队承担的4个省级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均为新增立项,涉及铁、铜、金3种战略性矿产。
落实局党组地质援疆工作部署,加强与新疆和局内地勘单位合作,实施于田县中干沟一带金矿普查、和田县化石山南铅锌矿详查等项目。进军广西地质市场,助推广西天等县伏社矿区锰矿普查项目,探获推断资源量的锰矿石量约500万吨。
▲地质队员在所罗门群岛金岭金矿勘查项目
争做境外地质市场开拓先锋,深耕中东、南美、非洲、大洋洲,新辟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市场,在秘鲁新增阿克洽锌矿和杨革铅锌矿矿山2座,在津巴布韦更添金、锂矿权各2宗,在所罗门群岛金岭金矿勘查新增金金属量数百吨。
致力绿色发展
大队在推进“一队一矿”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生态修复”全产业链体系,构建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新格局。
▲崇义县枫树下萤石矿浮选作业
大队崇义县枫树下萤石矿、小坑高岭土矿山将矿山治理纳入高质量发展框架,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始终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当地经济得以发展,生态受到保护,群众共同受益。
大队充分发挥公益职能,积极履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职责,成功实施或正在实施定南县岿美山钨矿独立工矿区、南康区废弃矿山、横峰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山西寺河煤矿等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推动精品示范项目建设。
加强科技攻关
近几年来,大队逐年加大科研经费投入,2023年度,实施“基于江西花岗岩云母型锂矿勘查大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潜力预测”等科研项目,经费投入300余万元。2024年度,实施“赣南地区高发热岩制备高纯石英砂工艺研究”等科研项目,经费投入400余万元。2025年度,科研经费投入预计超过550万元。
在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举措纷纷奏效下,大队持续突破资源探测技术“瓶颈”,提升找矿效率与精度,降低勘探成本与风险。以外,矿业开发领域也在科技创新中尝到甜头。以队属崇义县金竹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拥有11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于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一种高硅萤石矿的选矿方法”发明专利的应用,使得矿山选矿回收率高于业内平均水平5%。
推动增储上产
近三年来,生态大队在国内提交评审备案成果报告25份,新发现矿产地13处,其中,大型矿产地6处(含战略性矿产1处),中型矿产地7处(含战略性矿产2处)。宜丰圳口里—奉新枧下窝、宜丰茅岭和奉新县郭家—塘下等矿区新增探获氧化锂400余万吨,安远县龙头、鄱阳县莲花山、寻乌县民裕村和会昌县营下塘等矿区新增探获氟化钙共约219万吨,武宁县西冲山、彭泽县洞坞及观音洞等矿区新增探获熔剂用灰岩共约4亿吨……各类矿产资源的相继发现与开发利用,将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筑牢根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实干彰显找矿报国之志
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大队聚焦大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找发展急需的矿,书写出一篇篇为国找矿、服务发展的地质华章。
大找矿——全力保障资源安全
三年来,大队立足主责主业,不断加大投入、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实施各类地勘项目133个,完成勘查经费超2.5亿元,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6个,初步探明大型矿床4个、中型矿床9个,为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筑牢根基。
时刻牢记“为国找矿”的使命担当,大队已从赣北地区拓展到更广袤的祖国大地。今年3月进驻新疆乌恰县开展区块优选调查评价项目以来,发现6处矿(化)点,可提交出让区块4—5处,同时还在市场勘查、矿权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挥市级创新创业团队和局级科技创新团队的引领作用,不断拓宽科创赋能新路径。在深化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延续做好科研项目的基础上,高质量开展了江南造山带江西段钨矿找矿靶区优选与勘查示范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了理论基础。参与实施的“大雾塘特大型钨矿床勘查与发现”和“赣西北基地铜金钨锡多金属成矿理论”两项找矿科研成果荣获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找大矿——服务矿山增储扩产
大队曾以丰硕的找矿成果助力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香炉山钨矿等矿山的崛起,并不间断地为其延续开发寿命提供技术支撑。
▲航拍九江城门山铜矿
在实施修水县洞下—官塘尖钨矿勘探项目期间,地质队员克服矿区范围大、成矿条件复杂、矿体圈连影响因素多等诸多难题,提前两个月向自然资源部提交了一份质量高、成果好的勘探报告,并提交三氧化钨量8.12万吨,可有效保障香炉山钨矿持续开采15年以上,实现了再造一个香炉山的梦想,更展现几代地质人接续奋斗的责任担当。
2024年8月,靖安县石子墩矿区钨矿勘探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勘探报告编制,预计三氧化钨金属量超30万吨,可为厦钨九江百亿钨产业链深加工项目提供资源保障。
找好矿——奠定稳定发展基础
为积淀发展厚实基础,实现“矿业富队”愿景,大队贯彻落实“一队一矿”发展思路,以构建“专业+矿业+企业”齐驱发展格局为目标,组织技术骨干力量深挖自有探矿权找矿潜力,争取该局支持,重点加大浮梁县徐家尖钨锡矿和永修县桐木坑锡铜矿两个探矿权的勘查投入,地质填图、钻探施工等工作全面铺开,找矿成果明显,有望达中型规模,为后续走好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自主开发道路提供了基地。
找发展急需的矿——服务国家战略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结合我省矿产资源禀赋,认真总结分析赣北九瑞、修武地区资源潜力,大队以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作为支撑,锁定铜、锑等战略性矿产为主攻矿种。
▲地质填图
大队承担的瑞昌市南港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积极发挥“地质+科研”“地质+技术”“地质+生态”驱动作用,预计提交一处中型铜矿床,进一步巩固了我省铜矿资源领域的重要地位。
永修县凤凰咀锑矿普查和武宁县茅家坪锑矿普查项目初步查明了区内矿体和矿石特征,圈定了主矿体,可提交2处中型锑矿,为顺利完成找矿目标提供矿产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