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等人关于台湾、钓鱼岛、历史认识等问题的言论,其核心在于试图否定和颠覆二战后确立的、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基础、并通过《雅尔塔会议》进行框架设计的东亚和平秩序。
一、用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奠定法理基础
1、重申“战后安排”的合法性:雅尔塔会议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为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建立战后持久和平而召开的关键会议。会议虽有大国政治的色彩,但其核心精神——彻底解除侵略国武装、使其非军事化与民主化、剥夺其通过侵略掠夺的领土——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意志和正义。
2、衔接《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雅尔塔会议的远东协议,实际上是落实《开罗宣言》精神的具体安排。《开罗宣言》明确宣布“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而《波茨坦公告》第八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3、日本已明确接受该秩序:日本在1945年签署的《日本投降书》中明确承诺“忠实履行《波茨坦公告》之各项条款”。这意味着,日本在法律上和政治上已经完全接受了包括台湾归还中国在内的战后安排。因此,任何关于“台湾地位未定”或否认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的言论,都是对日本自身国际承诺的背叛,是对国际法基础的动摇。
二、用波茨坦公告锤击高市早苗言论核心谬误
1、当下高市她就台湾问题发表谬论,可以用《波茨坦公告》回应:
“高市的言论严重违背了《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所确立的国际法原则。根据这些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台湾作为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早已在法律和事实上归还中国。日本政府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也已充分尊重和理解这一立场。她的言论不仅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更是对二战反法西斯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否定,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2、当她参拜靖国神社或美化侵略历史时,可以回应: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永远铲除日本的军国主义。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日本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侵略历史翻案,是对雅尔塔会议所代表的和平精神的亵渎,是对所有战争受害国人民的严重伤害。这恰恰证明了国际社会仍需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潮保持高度警惕。”
3、当她炒作“中国威胁论”以推动修宪扩军时,可以回应:
“战后和平宪法是日本告别军国主义、重返国际社会的基石,其精神内核与雅尔塔会议所倡导的‘非军事化与民主化’一脉相承。如今,一些日本政客不是反思历史、维护和平,反而一味渲染‘中国威胁’,企图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重走军事扩张的老路。这恰恰印证了雅尔塔会议对日本军国主义可能复活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敦促日本的政治家们,应像德国一样,真正深刻地反省历史,而不是试图挑战和颠覆战后秩序。”
三、用《开罗宣言》等方式痛击日本右翼是一次道义升华
“中国是二战胜利国,也是雅尔塔体系和联合国宪章的坚定维护者。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不仅基于国家利益,更是基于维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公平正义的责任。高市早苗女士的言论,代表了一股试图为军国主义招魂、破坏东亚和平稳定的逆流。国际社会,特别是所有经历过二战苦难的国家和人民,应当共同警惕这种危险倾向,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通过运用《波茨坦公告》等此策略的优势:
一、可以占据道义制高点:将问题从简单的中日争端,上升到“捍卫反法西斯胜利成果”的层面。
二、可以 法理依据坚实:引用的是日本政府已签署并承诺遵守的国际法律文件,使其无法反驳。
三、历史脉络清晰:通过雅尔塔-开罗-波茨坦-日本投降书这一清晰链条,构建了无懈可击的历史和法律逻辑。
四、争取国际认同:能够唤起所有二战战胜国及受害国的共鸣,孤立日本国内的极右翼势力。
通过《开罗宣言》《雅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等方式,不仅能有效驳斥其荒谬言论,还能揭露其言论背后的危险本质,在国际舆论场上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