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贵州站)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推广活动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本次活动以“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为核心主题,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赋能、媒体传播的全方位交流生态。
今年4月,区域品牌“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成为唯一上榜的酒类区域品牌。同时,习酒获得“时代优品”称号,以高质量产品和高品质服务进一步夯实品牌力。
产业联动共建区域品牌建设
“产业名片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工业形象的特别彰显、产业实力的重要标识和经济影响力、感召力的具体象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在致辞中表示。
他认为,“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产业名片的建设意义深远,将成为贵州自豪的文化标识与产业标杆,也将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展现文化自信的靓丽使者。
据了解,“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企业矩阵涵盖29家企业,从行业龙头到新兴力量,已形成完整梯队,凝结起区域产业发展合力,为品牌建设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次活动上,还发布了《“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公约》,成为区域品牌公信力的重要保障。矩阵企业承诺敬畏自然、传承工艺、确保质量、合法竞争、绿色发展与强化自律。
习酒作为“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首批企业之一,长久以来与产区伙伴共同守护赤水河生态底色,参与搭建更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推动产区协同发展。
以极致质量打造“时代优品”
习酒扎根赤水河谷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将“质量就是生命”的质量价值观贯穿企业发展全程。对于习酒而言,“时代优品”的核心永远是“品”字当头。
对自然的尊重,成为习酒品质的重要根基。习酒从源头把控品质,在酿造环节严格遵循自然节律,将36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精细化打磨,坚守自然老熟规矩,以盘勾技艺调和不同年份基酒的层次韵味。
从首倡“千里赤水河考察”,到“保护赤水河·习酒在行动”的十余载坚守;从高标准建成污水处理厂,到生态回用中水;从捐资支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生态修复,到为流域内1964名护林员送去关爱……
习酒每走一步,不只管好“门前事”,更放眼“全流域”,把“绿色酿造”的承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先后获评“5A级生态酿酒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而面对新质生产力浪潮,习酒则以“企业唱主角”的姿态,在传统酿造与现代科技的交汇处“探新路”。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表示,如今的习酒,正织就从生产到消费的“智慧闭环”。
2024年,品牌评级权威机构 Chnbrand 发布 2024 年(第十届)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 SM(C-CSI)品牌排名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习酒高档白酒领域位居满意度前三。
究其原因,正如汪地强所说,“习酒要做的从来不只是酿好一瓶酒,更是打造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当人们想起习酒,就想起团圆的甜、知己的暖,让每一缕酱香都成为幸福的‘传递者’”。
“独行快,众行远。”此次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贵州站)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推广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强化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协同的品牌建设格局,更搭建了产业交流、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的重要平台。未来,习酒将继续以“中国消费名品”的责任与担当,在传承中创新,在协同中共进,为中国酱香白酒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让赤水河谷的酱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