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保障,关系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原材料供应。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处于公示阶段。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矿山数量将控制在3000个以内,大中型矿山和绿色矿山的比例将达到30%。
湖南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禀赋突出,资源前景广阔,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1种(亚种146种),占全国69.94%;探索资源的矿产88种(亚种111种),占全国54.32%;锑、铋、锰、钒、钨、锡、锌等矿产资源在全国领先。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矿山数量大幅减少,生产规模大幅增加。矿山数量从6901个优化调整到3564个,大中型矿山比例从5.94%增加到15.59%。
按照计划,到2025年,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范集约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矿山数量将控制在3000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将达到30%;同时,从源头上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生产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比例将达到30%。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计划明确湖南省限制性开采矿产清单:限制开采高硫、高灰煤炭,淘汰关闭生产能力低、安全不符合标准、多年停产小煤矿的石膏、低品位赤铁矿、硫铁矿等矿种开发,限制过剩生产能力的钒矿开采,严格限制钒矿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低品位磷矿开发,现阶段选择技术不合格、难以利用的锂、铍、镍、锶等矿产资源
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开采可耕的砖瓦粘土矿。实施汞公约公告后,不再设置汞矿,禁止开采新的本地汞矿,逐步关闭现有汞矿。完全退出单一石煤矿开采。
根据全面推进普通建筑材料砂矿专项整治的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优选资源条件好、生态环境影响小、外部条件成熟的地区,划定一批普通建筑材料砂矿集中开采区,引导全省砂矿实现集中开采、规模开发、绿色利用,到2025年砂矿采矿权数量控制在1500个以内。
开展页岩气和煤层气调查试验。
今后5年,湖南将以5个重要矿区内的大中型矿山及其深部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调查开发。
具体来说,湘西北成矿区重点调查开发铅、锌、锰、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滑石、地热、矿泉水等资源。湘东北成矿区重点调查开发金、铅、锌、稀有金属、普通萤石、高岭土、长石、饰面用花岗岩、矿泉水等矿产。湘中成矿区主要调查开发锑、金、铅、锌、饰面用花岗岩、方解石(碳酸钙)、长石、海泡石等矿产。湘南成矿区重点调查开发钨、锡、铅、锌、稀土、石墨、普通萤石、高纯石英、方解石(碳酸钙)、地热等资源。雪峰弧形成矿带,重点调查开发金、锑、钨、铜、重晶石、高纯石英等矿物品种平江万古金洞金多金属矿等15个矿区是为级重点调查区。
湖南省还将探索建立高效的新型能源资源矿产调查评价和调查新模式,优选2-3点开展页岩气、煤层气等试验工作,加强全省优势非金属、矿泉水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形成新的矿产资源调查开发接续区。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规划优先考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中型矿区、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设有平江金洞金矿区、花垣民乐锰矿区、桃江板溪锑矿区等51个省级重点开采区。
以国家战略矿产资源为重点,今后5年湖南将建设安化渣滓溪、冷水江锡矿山、常宁水口山、永州零陵水口头、桂阳宝山-黄沙坪、江华姑姑山、湘州柿竹园-新田岭、湘州鲁塘-荷叶、宜章瑶冈仙-界牌岭、临武香花岭-香花店等10个能源基地。
为全面提高矿产资源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将推进临湘虎形山、平江万古、平江黄金洞、沅陵正冲-小横江、茶陵邓阜仙-龙上、花垣鱼塘寨-民乐、沅陵沃溪-杜家坪、衡南杨林藩-双江口、汝城砖-白云仙等9个国家规划矿区建设。
以钨矿为重点,将已取得初步调查成果、资源规模达到大规模以上、尚未开发利用的临湘市虎形山钨矿、城步苗族自治县平滩钨矿作为战略矿产资源保护区和资源储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