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603799)2021年实现营收353.16亿元,同比增长66.7%;实现归母净利润38.98亿元,同比增长234.6%。
其中,华友钴业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实现营收190.35亿元,同比增长145.23%,毛利率增加2.45个百分点上升至21.39%,表明其产品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当前,华友钴业正在全力打造从钴镍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jpg)
华友钴业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1年,华友钴业生产三元前驱体65406吨,同比增长88.44%,销售三元前驱体59112吨,同比增长77.41%,产销量快速增长表明其三元前驱体业务竞争力不断强化。
受销量增长及产品价格提升带动,华友钴业2021年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57.61亿元,同比增长127.5%,毛利率为15.19%。
正极材料方面,华友钴业2021年收购巴莫科技部分股权加强在正极材料领域的产业布局。同时收购内蒙古圣钒科技100%股权,拓展磷酸铁锂材料业务。
此外,华友钴业还与兴发集团达成合作,拟在湖北宜昌投资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的一体化产业,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生产正极材料54767吨,同比增长96.46%;销售正极材料56703吨,同比增长114.78%;实现营收47.63亿元,成为公司营收净利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华友钴业斥巨资加速扩充公司前驱体和三元正极产能以及上游钴镍矿配套项目建设,并加快高镍产品的研发量产步伐。
在产能扩充布局方面,华友钴业完成60.18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工作,用于建设年产4.5万吨高冰镍、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等项目。启动76亿元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项目,用于建设广西年产5万吨高镍型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衢州年产5万吨高性能三元前驱体项目。
在产品开发方面,华友钴业开发并量产多款8系、9系前驱体,储备多款高镍、NCMA前驱体新品;率先实现9系超高镍NCMA月产千吨级的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并交付全球知名电池客户。
在市场开拓方面,华友钴业与 POSCO 及其关联企业签订了合计约9万吨的三元长期供货合同;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孚能科技签订了多笔三元前驱体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其三元前驱体的市场份额。
除了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业务之外,华友钴业也在加强其钴、镍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业务布局。
报告期内,华友钴业生产钴产品36513吨,同比增长9.44%;销售钴产品25120 吨,同比增长11.00%。
为保障公司原料供应稳定,华友钴业正在加强印尼镍资源开发布局,目前在印尼投建有华越、华科、华飞等多个镍冶炼项目,合计规划产能达到22.5万金属吨镍。
2022年3月,华友钴业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规划建设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进一步扩大其镍资源业务“朋友圈”。
通过上述布局,华友钴业“钴锂镍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利用”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加速从全球钴行业领先者向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