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 专家视点 | 钢铁市场 | 矿权转让 | 最新法规 | 选矿设备 | 港口报价 | 宝贝矿产 | 上市公司 | 地质公园
产业资讯 | 国企动态 | 能源市场 | 项目合作 | 跨国投资 | 勘探设备 | 国际展会 | 企业会员 | 人才市场 | 珠宝鉴赏
国际矿业 | 市场预测 | 有色市场 | 矿权拍卖 | 使馆信息 | 破碎设备 | 矿区巷议 | 地勘简讯 | 资源开发 | 矿业院校

网站首页 矿业新闻 市场动态 矿权交易 矿石交易 金属供求 政策法规 国际合作 展会信息 上合组织 矿业设备 地勘动态
0
全球矿产资源网——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焦点话题
  焦点话题
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导致多国混战
卞洪登 日期:2023.10.18 资讯来源:卞眼观天下 浏览人次:3537


看到连日来巴以战火血光冲天的中东乱局,让笔者联想到了大英帝国过去在亚洲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和后遗症,是导致前五次中东战争的祸首。



笔者带着巴勒斯坦阿拉法特的头巾,入乡随俗带着巴勒斯坦人头巾开会



同样也是印巴战争、克什米尔战争、以及62年中印战争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当年的“印巴分治”和“麦克马洪线”错划边界。就不会在亚洲发生那么多的战争和流血事件。

一、英国外交部埋下中东乱局恶种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写道:“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为此后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的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作用。

1917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领导的军队进入巴勒斯坦南部,占领了耶路撒冷。为了在战争中获得更多支持,进而控制中东,英国发布了意思“模棱两可”的《贝尔福宣言》,虽然没有直接向犹太人承诺让他们在那里建国,但支持犹太人在那片土地上落户生根、长久发展。



笔者与埃及的贸易部长、商会主席在一起



1919年一战结束,巴勒斯坦地区所属的奥斯曼帝国投降,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英籍犹太人赫伯特·塞缪尔就职英国首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开始对巴勒斯坦进行委任统治。



英籍犹太人赫伯特·塞缪尔就职英国首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

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成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发展的保护伞。英国推行“扶犹抑阿”政策,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削弱阿拉伯人的力量,同时为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敞开大门。1932年后,欧洲部分国家掀起反犹浪潮,对犹太人的迫害越来越严重,涌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急剧增加。1936年至1939年,被英国占领的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发动大起义,后被英国军队镇压。但是英国对犹太人的支持并未坚持到底。



涌向巴勒斯坦的犹太难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涌向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迅速增加。被欧洲反犹打跑到中东的犹太人开始对英国不守信用的统治举行多伦的暴力袭击。英国当局限制移民的政策激起犹太人的武装反抗。1946年7月,英国军政部门所在的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大楼被炸毁,近100人死亡。1947年3月31日,海法的炼油厂被犹太武装力量点燃,大火持续了3个星期。



居住在乌克兰基辅的梅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以色列


频繁的暴力事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不断发生的冲突,让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越来越难以维持。在此期间,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还向美国谋求支持,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在美国的压力下,英美组成联合调查委员会,寻找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办法。由于阿犹双方立场分歧巨大,英国无力解决。1947年2月,英国宣布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分治决议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阿拉伯人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人口数的69%,得到了43%多一点的土地;犹太人约占总人口数的31%,得到了超过57%的土地。



阿拉伯人的古城堡

耶路撒冷及其近郊村镇由联合国管理。分治决议遭到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委任统治,离开巴勒斯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则开始持续至今的流血冲突。

二、印巴分治是英国埋下祸根



印度和巴基斯坦,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一直在 克什米尔地区武装冲突,你来我往双方磕磕绊绊从不停歇。由于大英帝国在结束印度全境殖民统治时,将鸡蛋装在两个框里,并助用民意巧妙的将信阳印度教的和信伊斯兰的种族分成两个国家。



笔者参加中孟经贸合作论坛

造成了印巴分治,它是导致印巴冲突的直接原因。印巴分治是蒙巴顿提出来的方案。英国就是搅屎棍,蒙巴顿不希望印度太强大,所以故意把这个导火线埋在地下。



1971年印巴战争开打,最后英国支持印度,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原来本属于巴基斯坦的东巴领土,战败后变成了人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笔者与巴基斯坦总统、总理在一起



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每个地区根据宗教信仰,自主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但是有一个地方非常特殊,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当地土邦的王公是个印度教徒,理所当然想要加入印度。



笔者与巴基斯坦的大使和公使在一起



但是当地人口2/3信伊斯兰教,于是穆斯林爆发起义。这样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都开进来了。引发了两国对克什米尔地区长期的争夺战争。



笔者和原属于东巴基斯坦现为孟加拉国的总理团队在一起



三、英国人随手画的麦克马洪线,印度竟妄图当成国界线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着频繁的交往和互通,回溯过往,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这场军事冲突,也让中印之间的关系跌至底谷。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大国梦”是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后从未放弃过的梦想,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从上任就致力于推动印度成为世界上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然而,中印边境冲突的缘起,很大程度上与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有直接关联。



笔者与印度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起



实际上,中印有争议的边界分为东段、中段、西段三个部分,在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过边界线,只是按照双方的管辖范围自然形成了一条传统边界线。自古以来,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了中印边界东段的天然屏障,而喀喇昆仑山麓则是西段的天然分界线,且一直受到两国人民的尊重。

然而从1757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统治了印度之后,英国人却悄然改变中印之间的传统边界线,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无中生有的分别划出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

关于“麦克马洪线”在外交文献上有记载:



笔者带团到印度大使馆参会

“1914年,在印度的西姆拉会议上,亨利·麦克马洪爵士这位不受人尊敬的英国官员,在一张很老的、不精确的地图上划了一条粗大的红线,表示所谓西藏和中国的界线。然后又以一条粗大的蓝线,表示西藏地区和英印的界线。在西姆拉会议上,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同英印当局以私下换文方式承认,而中国历届政府从没有正式承认过,如此随意、如此荒唐的‘麦克马洪线’竟然成为印度口中的国界线强加于中国。”

这样一来,英国人就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约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面积)的土地,直接划入了英属印度当局的版图范围内,中印边界的冲突也正因此埋下了祸根。

1937年,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政府就派军队越过中印之间的传统习惯分界线向北推进,并在1942年至1943年对日作战中,趁机占领了瓦弄、邦迪拉等地。

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这些侵略成果,还继续向北推进。



解放军进驻西藏

1951年,解放军进驻西藏之前,印度军队就已经占领了达旺地区,并将实际控制线基本推进到了“麦克马洪线”一带。由于当时西藏地方当局在边境没有守备,印度军队顺利入侵并控制了中印边界东段9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1958年12月,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一封关于争议地区的信件,开启了双方总理在边界争议上的博弈。尼赫鲁在信件中声明立场:

“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

周恩来在回信中写到:

“首先我想指出,中印界是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之间,从未订立过有关中印边界的任何条约和协定。”

尼赫鲁的咄咄逼人与周恩来的理性态度,一直贯穿在二人的信件当中。但放到现在看来,正是印度领导人在边界问题上的刚愎自用,最终失去了解决边界领土争议最好的历史时机。

当时,中国和印度都是有诚意通过外交协商的手段来解决边界争议问题,然而在其间发生的“达赖外逃印度事件”,印度妄图借助与西藏一部分分裂分子的合作,来实现自己的边界目标。



达赖喇嘛乔装成农民潜逃印度

这一事件的发生,致使两位总理之间的信函往来一度中断了长达6个月之久,中印之间的关系由此陷入了“迎面对撞”的局面。

阿克赛钦地区位于中印边界的西段,是位于中国的一片过于遥远和荒僻的土地,在历史上就是我国新疆牧民、包括藏北牧民放牧的地方,中印边界局势的正式恶化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阿克赛钦修建一条新藏公路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在阿克赛钦修建一条新藏公路。1956年,这条“天路”基本修通,并在《人民日报》上对新藏公路进行了公开报道。

印度得知消息后,一边向我国抗议修建新藏公路,一边加紧对阿克赛钦地区的侦查巡逻。

1958年10月,印军一支15人的巡逻队通过克什米尔东北部荒无人迹的高山地区,第一次进入阿克赛钦地区进行侦察,当即被解放军边防人员扣留,随后将他们遣返出境。就新藏公路和巡逻队被扣的问题,印度再次向中国提出了无理的抗议,被中国政府当场拒绝。

从此,中印边界西段的领土争执,就此成为双方领土争端的一个焦点。至今仍有中印边境防热战军长级对话。

四、英国人划的麦克马洪线,最终诱发出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

印度军队的“前进蚕食”从边界西段扩大到了东段,并越过“麦克马洪线”设立哨所。



“朗久事件”

1959年8月25日黎明时分,印军的一支侦查小分队进入马其顿村,与解放军边防部队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导致印军一死一伤,这就是著名的“朗久事件”,朗久事件的最大影响就是把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端引向了国际化的层面。

10月20日,由印度边防部队组成的一支三人侦察小分队,越境深入到中国境内的新藏公路,被解放军发现并予以扣留。

10月21日,印军为了寻找失踪的3名人员,集结了70多人向中国边界移动,在空喀山口蓄意挑起武装冲突,解放军的两个哨所共13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起自卫还击。最终解放军伤亡1人,印军9名阵亡,7名被俘。

“空喀山口事件”发生后,中国释放了被俘虏的印军士兵。

毛泽东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整个战略安全考虑,向印度提出“双方部队各后撤20公里,建立武装隔离带”的建议,但被尼赫鲁果断拒绝。即使印度政府没有同意,毛泽东依然坚持解放军单方面后撤,并声明在边境20公里内不巡逻、不驻兵,避免了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中印谈判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率领外交部长陈毅,以及大批谈判人员飞抵新德里。这已经是周恩来第四次来到新德里,而尼赫鲁只到访过北京两次。从简单的对比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出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而新德里的欢迎仪式却非常冷淡。后来才得知是背后的美、苏撑腰,才助长了尼赫鲁的嚣张气焰。



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成为了大国争相讨好的对象,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印度,向印度提供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与中国对抗”竟然成为了印度政府争取外援的主要手段。

1959年后,中苏关系趋于恶化,苏联也增加了对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种种迹象都在给尼赫鲁政府传递一个信号:“在边界问题上强烈地对撞中国,甚至不惜一战”。

让毛泽东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军从中印边界的单方面主动后撤,却成为了印度继续向前推进的契机。

1960年以后,印度军队在边界西段的中国境内设立了43个据点,有的据点距离解放军的哨所只有几米,甚至有的据点已经设到了我军哨所的后方,中印边界出现了犬牙交错的武装对峙局面。

面对印度“前进政策”的步步紧逼,1962年4月,我国发表声明:

“在西段自喀喇昆仑山到空喀山口一线,正式恢复从1959年中断的边境巡逻,并且警告印度如果继续挑衅,中国军队将不得不进行自卫。”

1962年9月17日,我国再次发出了措辞强硬的外交记者会:

“如果印方一意孤行,妄图用武力扩张领土,我边防部队将坚决实行自卫,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印方承担全部责任。”

无论是在中印边界西段,还是东段,双方的武装对峙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但中国依然在等待着印度回心转意,周恩来总理也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寻求和解的途径”。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10月20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一次实施边境自卫反击战完胜,严重打击了入侵者的嚣张气焰。反击战胜利半年后传出,尼赫鲁被活活的气死在医院。这一切都是英国“麦克马洪线”埋下的祸根。



笔者和英联邦的投资局局长在一起

综上所述,大英帝国日不落统治行为害死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殖民统治的遗害,决不能姑息。每一场战争的流血惨案,都有前因后果,我们一定要一追到底,一查百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遏制战争贩子,逼迫那些递刀子拱火的缺德政治家们失业下岗。

否则的话,巴以战争一燃起,旧有的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又会卷土重来!凡是关注时势的爱心人士,一定会看出在俄乌战争中拱火递刀子的那伙人,又开着军舰飞机来到巴以战场上火上浇油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全球矿产资源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信息  
· 英国划线中印斗智 · 英国防部再穷也得订报纸
· 英国梦想成为更大的日不落帝国 · 将英国博物馆引进中国
· 中英联合声明曾出现两次“高铁” · 剑桥大学生列“求包养”网站前茅
· 被掠西藏文物在英拍卖
 
查看我的发布
焦点话题 更多>>
 · 英国划线中印斗智 7.9 
 · 黄金周涨1.92%站稳3330! 7.8 
 · 座落在千年“幽灵城”之上 7.7 
 · 多家锂电企业抢滩东南亚 7.4 
 · 凉州会谈与三次武威会盟 7.3 
 · 蕃帝国缩成西藏千年变迁 7.2 
 · 建国内首条极高纯石英生 7.1 
 · 中印恒河为界最新观察 6.30 
 · 多次闹复辟的波斯+巴列维 6.27 
 · 长期双停矿山有望复产! 6.27 
经济要闻 更多>>
 · 新股上市香港双向赋能优 7.9 
 · 当养老机器人来敲门 7.9 
 · 巨头争相入局竞逐千亿级 7.9 
 · 机构发布保险业信用风险展望 7.9 
 · 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 7.9 
 · 更高速更智能中国高铁持 7.9 
 · 政策资本双擎驱动创新药 7.8 
 · 6月A股新增开户同比增逾50% 7.8 
 · “大而美”法案恐拖累美国 7.8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直补计划 7.8 
最新矿业政策法规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8.29 
 · 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 7.10 
 · 国务院关于印发矿产资源 4.21 
 · 国土部规范稀土矿钨矿探 8.19 
 · 国家物联网发展及稀土产 7.15 
 ·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 7.1 
 ·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管理 5.5 
 · 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 8.2 
 · 湖南省商业性矿产勘查实 5.27 
 · 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 4.17 
会展预告 更多>>
 · 2020第九届上海国际氧化锆粉体/陶瓷  
 · 2018第七届中国国际矿山机械及矿用  
 · 2018第20届工博会暨上海国际碳材料  
 · 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GRAPC  
 · 2018中国(上海)国际硅业展览会  
 · 欢迎参加2018第14届中国郑州工业装  
 · 第二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矿业展览会  
 · 第二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 2018第七届上海国际非金属矿工业展览会  
客户服务:[www.worldmr.net]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手机:15810143861 (信息发布会员登陆请打手机)
人才招聘 | 微信平台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邮箱 67193698@163.com 版权所有:全球矿产资源网 京ICP备08010093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