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国王会见卞洪登博士 最后只保留了尼泊尔、不丹、锡金三个藩属国。若再加上南诏大理国和吐谷浑两个诸侯国,成为拥有五个藩属国领地的地区性军事帝国。 卞博士陪同蒙古总统和尼泊尔议会官员在机场贵宾室会见 通过经济与军事动力掠夺式扩张,通过战争获取工匠、奴隶和技术,如锁子甲制造技术源自印度和阿拉伯。通过茶马古道连接云南、四川与印度,成为财富通道,支撑军备。 三、9世纪吐蕃帝国开始走向衰落与分裂 因宗教冲突,赤松德赞推行“七户养一僧”,僧侣免税特权激化社会矛盾;838年即位的朗达玛采取灭佛政策,引发佛教徒刺杀了大王朗达玛。朗达玛死后,王权崩解,两个儿子云丹与欧松争位,造成内部贵族割据混战相互抵消败落。 869年邦金洛起义,奴隶与平民摧毁贵族庄园,掘毁除松赞干布陵之外的所有赞普陵墓,彻底瓦解吐蕃王权。群龙无首的吐蕃,最后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地方割据,最终王室后裔分裂为拉萨、阿里、雅隆、亚泽四系,形成“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的碎片化局面。 四、10—13世纪吐蕃分裂时期与藏传佛教复兴 卞洪登博士参观莲花生大师金丝堆秀
政教合一格局的形成。978年佛教“后弘期”开始,阿里王系邀印度高僧,具体地址居住在巴基斯坦的莲花生大师,翻过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到大藏区来传法,拉萨王系赴青海拉卜楞寺学经,最后融合咕噜苯教仪轨,最终形成藏传佛教。教派林立的吐蕃,1056年噶当派、1073年萨迦派、1121年噶举派等相继兴起,寺院最后成为经济与政治中心。 汉藏边缘区的互动。甘青川地区吐蕃部族与宋、西夏密切往来:凉州六谷部为北宋守边,青唐羌唃厮啰政权与宋贸易马匹。 五、元明清时西藏融入中国版图 卞洪登博士陪同蒙古国总统参观凉州会谈纪念馆 1247年凉州会谈与元朝管辖,萨迦班智达与蒙古阔端汗达成协议,发表《致蕃人书》,最终吐蕃改名西藏明文规定将122万平方公里大藏区领土,正式归附元朝忽必烈统辖。最后,元朝政府设宣政院,册封萨迦派为西藏政教领袖,建立驿站、普查户籍,确立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主权。 明清治理深化。明朝延续元制,封授噶举、萨迦等派宗教领袖,维持朝贡关系。清朝于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共治。1792年金瓶掣签,活佛转世需中央认可,乾隆期间,还派大批清兵进藏击退了尼泊尔廓尔喀王朝入侵,最后强化了北京清政府对西藏控制主权。 六、现代西藏:从动荡到新生 卞洪登博士鸟瞰吐蕃大藏区美丽风景 清末英国侵藏失败后,西藏于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融合,如布达拉宫、藏医药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统一与分裂的循环,吐蕃因集权而盛,因宗教贵族失衡而衰;元朝以强军压境政治劝降的方式,有效采取了大一统的中央管辖,最后终结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各教派割据。 唐蕃交流,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功不可没!她们推动了西藏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飞跃;另外,藏传佛教成为蒙藏与中原的纽带。从凉州会谈投身中国至今800余年,西藏的政治归属一脉相承。 西藏牦牛全身皆是宝 吐蕃的兴亡印证了内治重于外拓,宗教政策失衡与贵族倾轧引发崩溃;而元明清的整合,则依托文化包容与制度创新,终使吐蕃西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