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速递:横盘僵局持续至第八日
4月25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地区1#锑现货报价241000-243000元/吨,均价242000元/吨;2#锑报价236000-238000元/吨,均价237000元/吨,两类产品价格连续第八个交易日“纹丝未动”。
当前锑价已突破2024年缅甸矿难引发的阶段性高点,但市场交易量却萎缩至年内最低水平——有价无市的背后,一场全球供应链的“窒息博弈”正在上演。
二、冰火两重天:供应“冰封”VS需求“暗战”
1. 供应端:全球矿源“冻结”警报拉响
国内矿山“戴着镣铐跳舞”:云南、广西等主产区受环保督察常态化影响,中小型矿山开工率不足50%,且矿石品位持续下滑(1#锑矿含锑量普遍低于55%)。
海外断供危机升级:缅甸佤邦矿区因政治动荡暂停出口,欧洲最大锑矿挪威西福尔郡项目因环保诉讼搁浅,全球可流通锑精矿库存降至10年最低。
新矿投产“远水难解近渴”:新疆哈密野马泉西矿区虽探明高品位锑矿,但开采周期需3年以上,短期内难改供应格局。
2. 需求端:新能源需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光伏玻璃“隐形刚需”:1-3月中国光伏玻璃产量同比激增42%,拉动锑系澄清剂需求超预期,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替代(如氧化铈掺杂)压低采购量。
钠电产业化“生死时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加速布局钠离子电池,辉锑矿负极材料添加量达8-12%,但量产节点延后至2026年,导致当前备货“雷声大雨点小”。
传统领域“旺季不旺”:阻燃剂企业受制于PVC价格暴跌,开工率下滑至65%,锑消费量同比减少15%。
三、资本暗流:低库存下的“囚徒困境”
截至4月24日,国内锑锭社会库存仅3200吨,较年初腰斩,但产业链各环节陷入“囚徒困境”:
冶炼厂“惜售挺价”:云南某龙头冶炼厂库存周转天数从7天延长至21天,静待240000元/吨心理关口突破。
贸易商“空手套白狼”:长三角地区出现“零库存”中间商,利用期货升水(现货对3个月期货贴水收窄至200元)套取价差。
下游“战略性观望”:某阻燃剂上市公司透露,当前原料库存仅够维持10天生产,但采购策略调整为“按周议价”。
四、全球博弈:地缘政治与产业重构的“灰犀牛”
印尼“资源民族主义”抬头:拟将锑矿出口关税从15%上调至25%,倒逼中国冶炼厂转向成本更高的非洲供应链。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施压:要求2030年锑本土加工比例超40%,迫使巴斯夫等企业高价锁定南美长单。
美联储“降息预期”扰动:美元指数反弹压制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但锑价因实物交割占比超90%表现出“抗跌韧性”。
五、后市推演:破局只需一根“导火索”
当前锑价已进入“超涨敏感区”,生意社数据显示其价格较3年均值偏离度达56.3%,但三大潜在变量或打破僵局:
缅甸政局“黑天鹅”:若佤邦矿区重启出口,短期或冲击5-8%的跌幅;
钠电量产“技术奇点”:若负极材料工艺突破提前,240000元/吨或成新底部;
中国收储“政策底牌”:据传国储局已启动10万吨战略稀有金属储备计划,锑位列优先级前三。
站在240000元/吨的历史关口,锑产业链正经历“冰与火”的淬炼。当供应“冰封”遭遇需求“暗战”,唯有穿透短期价格迷雾,把握资源稀缺性与技术替代的长期平衡,方能在窒息博弈中破局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