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3 日,长江现货 1# 锑均价报 154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 5000 元,在近期出口政策利好频出的背景下,这一短期回调引发市场关注。作为储采比仅 16-24 年的战略性稀缺金属,锑价波动背后既受短期市场情绪影响,也暗藏长期供需格局的深层逻辑。
短期回调核心诱因
1.短期库存释放压力:湖南有色旗下水口山公司于 10 月底启动锑白粉集中销售项目,250 吨左右的实物量进入市场,短期增加了供应端流动性,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
2.全球经济预期拖累:世界银行将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 2.3%,近 70% 经济体增速被下调,有色金属整体消费预期承压,锑价同步受到情绪传导。
3.内外价差套利影响:当前国际锑价折人民币约 40 万元 / 吨,与国内价差显著,部分贸易商短期变现意愿增强,加剧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
长期支撑逻辑未改
1.政策端释放积极信号
11 月 3 日中信建投最新分析指出,习特会后中美就关键矿物流动达成共识,加之商务部发布《2026-2027 年度钨、锑、白银出口国营贸易企业申报条件及申报程序》,明确了出口管理规范,市场对锑出口回升的预期持续增强。这一政策落地,有望缓解此前出口受限导致的国内库存积压压力,为价格回升提供支撑。
2.供需紧平衡格局持续
全球锑储量仅 180 万吨,中国储采比更是低至 6 年,稀缺性远超稀土。供给端方面,2025 年 1-7 月国内锑锭产量同比下降 20.6%,氧化锑产量同比下降 29.93%,环保政策趋严与资源品位下降导致产能增长乏力。需求端则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电池阻燃、光伏玻璃澄清、军工红外探测器等领域需求持续扩张,2025 年全球供需缺口已达 2.17 万吨,且后续缺口有望进一步扩大。
3.龙头企业调控市场
湖南黄金作为国内锑行业龙头,旗下沃溪锑矿年产锑 1.2 万吨,占国内产量的 10%。面对价格波动,行业龙头通过减产、检修等方式调节供应节奏,近期不少冶炼厂因原料短缺或主动减产,进一步强化了中长期供应偏紧的格局。
后续走势展望
短期来看,锑价或在 15-16 万元 / 吨区间窄幅震荡,14 万元 / 吨的行业心理底线支撑较强。中长期而言,出口政策松绑带来的需求释放、全球供需缺口的持续扩大,以及锑在新能源、军工等高端领域的需求增长,将推动锑价中枢逐步上移,市场普遍预期年内有望重回 17-18 万元 / 吨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