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8-08 来源:中国矿业网
应急管理部近日公布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作出全面规范。新规程涵盖总则、煤矿地质、井工煤矿、露天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救援等多个篇章,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规程将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作为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从地质勘查、井下作业、监测监控到露天开采等多个维度,明确了智能化技术的推广方向和具体要求。在煤矿地质方面,新规程明确提出煤矿应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实施煤层、岩层、构造、瓦斯、水等各类地质体的协同勘查,逐步实现地质工作透明化、智能化,同时要求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并及时动态更新,为精准开采和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井工煤矿,新规程提出,建井期间,井筒掘砌阶段应当设置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安装视频监视系统;井筒落底后进入巷道施工前,必须形成安全监控、通信联络等系统。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进入主要大巷施工前,必须形成永久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针对露天矿井,新规程提出,建设期间应建立边坡监测预警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生产阶段应加强智能化建设,远程操控及无人作业设备必须具备状态监测、自动避让和紧急停车功能。 (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