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
本报讯 (记者 颜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工作方案》明确了五方面工作举措。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形成一批找矿新成果。完善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方式,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支持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攻关,提高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链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等高品质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铝合金及镁合金结构材料、硬质合金及制品等产品综合性能。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依法依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进程,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规范开展赤泥、锂渣、高铝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的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快研制铜、铝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质量分级、质量控制能力等质量管理标准。积极参与锂、稀土、镁等行业国际标准制定。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围绕新兴产业,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推进前沿材料创新应用。
——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引导高端新材料及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合规出口,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优化铜、铅、锌等矿产国际合作模式,支持有色金属企业与国外矿企、运输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加大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支持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开展铜精矿等加工贸易。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央地协同、部门联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更好支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