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腾远钴业(301219.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全资子公司产能及产品进展关键信息。公司表示,全资子公司赣州腾驰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赣州腾驰”)已正式形成20000吨三元前驱体与10000吨四氧化三钴产能规模,其中四氧化三钴产品已实现对外销售,三元前驱体则进入客户送样的关键阶段,标志着公司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产能布局正式落地见效。
产能布局落地:聚焦核心材料 完善产业链布局
此次赣州腾驰两大核心产品产能的正式释放,是腾远钴业延伸锂电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四氧化三钴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3C数码电池及动力电池领域;三元前驱体作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前驱体,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
从产能规模来看,10000吨四氧化三钴与20000吨三元前驱体的产能配置,既匹配当前市场对两类核心材料的需求体量,也符合公司从钴盐生产向高端材料延伸的战略规划。业内人士指出,腾远钴业通过子公司完成核心材料产能布局,可实现从钴资源加工到高端材料生产的产业链一体化协同,有效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品进展分化:四氧化三钴率先放量 三元前驱体冲刺量产
在产品市场化进程中,两类核心产品呈现“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其中,四氧化三钴已顺利实现对外销售,意味着该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已通过市场验证,产能进入实质性释放阶段,将直接为公司贡献营收增量。结合当前锂电材料市场景气度,11月以来锂电材料开启全面涨价潮,正极材料相关环节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四氧化三钴的顺利量产销售有望让公司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三元前驱体虽暂未实现销售,但进入客户送样阶段标志着产品已接近量产门槛。通常而言,三元前驱体客户送样需经过产品性能测试、小批量试用、稳定性验证等多个环节,一旦通过验证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腾远钴业表示,三元前驱体具体产销进展将在后续定期报告中披露,市场对其客户验证结果及量产时间表保持高度关注。
行业机遇加持:锂电材料高景气 产能落地恰逢其时
此次腾远钴业产能落地与产品放量,恰逢锂电材料行业高景气周期。11月锂电材料开启全面涨价模式,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涨幅显著,短期锂电排产延续高景气,中长期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在需求端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正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核心组成部分,市场需求空间持续扩大。
对于腾远钴业而言,赣州腾驰的产能落地不仅填补了公司在高端正极材料领域的产能空白,更让公司在锂电材料涨价周期中占据先发优势。随着四氧化三钴销售规模的逐步扩大及三元前驱体送样的顺利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