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 专家视点 | 钢铁市场 | 矿权转让 | 最新法规 | 选矿设备 | 港口报价 | 宝贝矿产 | 上市公司 | 地质公园
产业资讯 | 国企动态 | 能源市场 | 项目合作 | 跨国投资 | 勘探设备 | 国际展会 | 企业会员 | 人才市场 | 珠宝鉴赏
国际矿业 | 市场预测 | 有色市场 | 矿权拍卖 | 使馆信息 | 破碎设备 | 矿区巷议 | 地勘简讯 | 资源开发 | 矿业院校

网站首页 矿业新闻 市场动态 矿权交易 矿石交易 金属供求 政策法规 国际合作 展会信息 上合组织 矿业设备 地勘动态
全球矿产资源网——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地质百科
  地质百科
传承担当荣光(二十一)
日期:2025.11.20 资讯来源:江西省地质局 浏览人次:691

编者按:对每一位地质工作者而言,地质工作不仅仅是份职业,更是一项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神圣使命。局网开设“传承 担当 荣光”专栏,反映地质工作者“为国找矿、服务发展”熠熠风采,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重温地质岁月、感受地质荣光。 

 用一生丈量大地,以温暖默默守护

——记地信大队地质伉俪祁之同、苏琰玲

照片里这对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是我局90岁煤田地质专家祁之同与85岁老职工苏琰玲。这对共同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地质伉俪,用60余载的坚守与奉献,在赣鄱大地上书写了一段平凡且丰富的地质人生。



祁之同、苏琰玲合影

祁之同,1961年9月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勘探专业,先后在江西丰城、萍乡、乐平等地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工作,1997年退休前任原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

1984 年,祁之同参与的“地质力学找煤——华东九省构造体系对煤系沉积分布的控制作用及煤田预测”课题获原煤炭部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获评“江西省煤炭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先后发表《华东区晚三迭世岩相古地理轮廓和聚煤规律》《用岩比法探讨萍乐坳陷中部二迭系上统主要含煤系的沉积环境》等多篇重要论文,为江西煤田地质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琰玲曾先后担任原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子弟学校教师、教导主任,多次获评“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病弱少年的执着坚守


祁之同出生于河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体弱多病的他,却对村口石匠敲打的岩石产生了旁人难以理解的浓厚兴趣。“那些层理分明的岩层,就像一本翻开的自然之书,藏着无数秘密。”祁老抚摸着案头那把跟随他半个世纪的地质锤,眼中还闪烁着光芒。

学生时代,老师曾因他瘦弱的身体状况断言“只能从事轻松一点的工作”,这让痴迷岩石的少年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但对岩石的热爱早已刻进骨子里,祁之同一直没有放弃。

这份倔强支撑着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在1956年考入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勘探专业。那时的他,心中就已种下了一颗为祖国地质事业奉献终身的种子。

1961年毕业时,面对国家对煤田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祁之同毅然选择前往条件艰苦的江西。“当时国家需要煤,江西煤田勘探有潜力,我就来了。”这一决定,让他与这片红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

初到江西的祁之同,被分配到丰城矿区进行煤田勘探。

那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住的是用芦席搭建的工棚,吃的是带着沙子的糙米饭,晚上只能就着煤油灯整理资料。但这些困难从未动摇过他“为国家找煤”的信念。

“在矿区勘探那几年,每天天不亮就背着20公斤重的装备,在没人走过的荆棘丛中开辟路线,晚上回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祁老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感慨,“有一年夏天连续40天高温,地表温度达52℃,走在山路上鞋底都快被烫化,帐篷里更是像蒸笼一样闷热。可当钻机在我们预测的位置钻出厚煤层时,整个勘探队都沸腾了,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60余年间,祁之同的足迹遍布江西大地,他参与勘探的矿区达数十个,提交地质报告上百份。这些数字背后,是他用双脚丈量出的忠诚与担当。



祁之同工作照

祁老默默搞研究,并且自学英语,因为他知道,科研拼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的工作。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垦荒牛精神,让他和团队在煤炭勘探研究中硕果累累。

常年在外的温暖守望

“他一年到头有大半时间在野外,家里的事基本顾不上。”提起丈夫常年在外勘探的日子,苏琰玲的语气里满是理解。

那些年,丈夫常年在外,在单位宿舍楼总能看到一位温婉的女士为队员们缝补衣衫、烧水做饭、照顾三个孩子——她就是祁之同的妻子苏琰玲。这位地质单位子弟学校的教师,用最朴素的方式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1985年冬天特别冷,他在萍乡野外得了胃炎。”苏老师回忆道,“当时他烧到40℃,被队友送回来时,嘴唇都烧得发紫,手里还攥着那张画满地质线条的图纸,反复念叨‘这个断层走向要再核实,不能出错’。”苏琰玲不仅是妻子,更是丈夫最坚实的后盾。她理解丈夫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更懂他“为国家找煤”背后的责任。她用自己的温柔与坚韧,默默支持着丈夫,与他一同面对困难与挑战。



苏琰玲工作照

家庭生活中,地质元素无处不在。小女儿祁红记得,小时候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各种矿石标本,父亲出差归来带回的不是零食玩具,而是当地的地质手册或岩石标本。祁红说:“工作的时候,父亲常说,地质人要有三心:对祖国的忠心,对科学的诚心,对同志的爱心。”祁之同没有强求子女继承自己的地质事业,但大女儿祁华还是追随父亲的脚步,选择了地质行业。

地质力学的煤田实践

“传统方法主要看地层露头,但江西多丘陵,地表覆盖厚,很多露头被植被挡住,光靠老办法找煤效率太低,必须创新方法。”1984年,已在地质一线深耕20余年的祁之同,敏锐捕捉到地质力学理论在找煤中的巨大潜力。

他带领团队在萍乡乐平坳陷开展“构造体系控煤研究”,创新性地将地质力学与岩相古地理分析相结合。这项成果在1984年获得原煤炭部技术进步二等奖,更催生了《华东区晚三迭世岩相古地理轮廓和聚煤规律》等系列论文,为华东地区煤田勘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祁之同工作日记

其中《用R型因子分析处理光谱资料试做岩煤层对比》的方法,将传统岩性对比精度提高了40%,大幅减少了勘探误差。1985年,祁之同获评“江西省煤炭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对此,他至今保持谦逊:“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整个团队一起熬出来的,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一名地质工作者应该做的事。”

退休不退志的地质情怀

退休后,祁之同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丝毫未减。

2014年,单位因青年技术人员短缺、急需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再次找到近70多岁的祁之同,询问他是否愿意返聘回单位工作。没有丝毫犹豫,他一口答应下来:“只要单位需要,只要我还能走得动、看得清图纸,我就继续干!”这一干直到80岁,他才真正离开工作岗位。



给青年技术人员授课

返聘期间,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青年技术人员,从野外地质记录规范,到岩心描述的关键要点,从地质报告的逻辑框架,到数据误差的修正方法,他都手把手教学。

即便彻底退休后,祁之同仍保持着地质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锻炼,时刻关注地质行业动态。

夕阳西下,祁之同总会牵着苏琰玲的手,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远处那些他曾经丈量过的山川、曾经奋战过的矿区,此刻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但在这位九旬老人的心中,对地质事业的炽热情怀从未冷却,对党的忠诚誓言从未褪色。

“父亲常说,地质人的成就不在奖章多少、荣誉有多大,而在为国家找到了多少资源、为后人留下了多少有用的资料。”祁红一边整理父亲的荣誉证书,一边轻声说道,“他最珍视的是1985年获得的‘省煤炭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因为那是对他严谨搞科研、踏实为国家科研态度的肯定。”

“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要继续关注地质事业,继续为年轻人讲讲地质故事。”祁之同的话语依旧铿锵有力。

(地信大队 管忞)

 难忘的野外工作经历

 1975年12月,我怀揣着青涩与憧憬踏上煤田地质勘探之路,直至2019年1月退休,40余载光阴悄然流逝。回望这段漫长的职业生涯,最让我魂牵梦萦、刻骨铭心的,是初入职场那4年扎根野外分队的岁月。

那段时光,有艰苦卓绝的磨砺,有并肩奋斗的温暖,更有铸就初心的成长,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越钦在地信大队老中青座谈会上分享

带着嘱托启程,开启野外生涯

作为“地二代”,我从小便耳濡目染地质人的坚守与奉献。

1975年高中毕业后,我入职江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测队,1976年初便被分配到地震分队钻机二班,成为一名钻工。出发赶赴分队前,父亲叮嘱:“要和工人师傅们打成一片。生活上要低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上必须用高标准严格约束自己。”为了让我牢记初心、不慕虚荣,父亲还特意要求我每月上交 25 元工资给家里,避免花钱大手大脚。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嘱托,我独自拎着行李登上前往清江县临江镇的班车,目的地是分队的临时驻地——当地的荣军疗养院。

抵达驻地后,眼前的景象远比想象中艰苦。

由于分队有 100多名职工,还有不少家属,疗养院的住房根本无法满足安置需求。双职工、带家属的职工和女职工被安排在相对规整的平房里,而我们单身男职工,则全部安置在临江府旧址的门楼上。大家用竹席将空旷的门楼分割成一个个狭小的单间,每间住2个人,简陋的隔间只能勉强挡风遮雨。可老职工们却笑着安慰我:“这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以前还住过牛棚呢!”这句话,让我瞬间读懂了地质人“苦中作乐”的豁达与坚韧。

攻克体力难关,练就过硬本领

地震一队的分工明确,有钻机班、放线班、炮工班、仪器组,还有负责技术支撑的解释组、保障健康的医务室和打理三餐的食堂。我所在的钻机二班,肩负着野外勘探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我最初的职责,是和一位老职工一起看护水泵。

野外作业时,我们要保障钻机钻井的持续供水。队伍搬迁时,重达百公斤的水泵及附件,需要我和同事合力搬运。

那年我才17岁,刚走出校门,从未干过重体力活,第一次抬水泵时,肩膀传来的剧痛让我几乎站立不稳。好在学生时代热爱体育运动,手臂力量尚可,我便试着用手臂撑住,以此弥补肩力的不足。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肩部力量逐渐增强,我也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体力关。

除了搬运和看护,水泵的日常维修也是我的重要工作。那个年代,设备维修全靠“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我不仅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每一个细节,还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举一反三,琢磨维修技巧。我们使用的是百米小钻机,核心设备是底盘、汽油机和水泵——俗称 “三大件”,许多老职工干了多年也没能完全掌握全套维修技能。而我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劲头,潜心钻研,不到半年就熟练掌握了“三大件”的一般维修技能,得到了全班同事的认可与信赖。

入职仅半年,我便被大家推选为副班长,年底又当选为班长。这一年,我获评队和公司(原省煤田地质局前身)先进工作者,所在的钻机二班也被评为队、公司两级先进集体。在地震一队钻机二班的3年里,我和班组连续3年获得队、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先进集体的荣誉。这份认可,成为我奋斗路上最坚实的动力。

历经风雨磨砺,镌刻奋斗印记

野外工作的艰苦,远不止体力上的透支,更有恶劣环境的考验与未知的风险。

为了完成国家计划任务,我们“晴天大干、抢阴天战雨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早出晚归是常态,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我至今记得,一次需要抬着200公斤重的钻机底盘在稻田田埂上行走。正值雨季,田埂湿滑泥泞,脚下一滑,我整个人连同底盘一起跌入稻田,腰椎受到严重挫伤,当场便无法行走。同事们急忙将我背回驻地,可我仅做了7天理疗,便不顾劝阻重新投入工作。不能抬重物,我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带领全班同事攻坚克难,最终创下了分队首次日钻孔15个的记录。当捷报传来时,所有的伤痛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

还有一次,雨天的野外工作结束后,我们乘车返回驻地,途中突遇暴雨,洪水漫过公路。车辆行驶至一处低洼路段时失去控制,侧翻进路边的水沟里。危急时刻,全车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齐心协力将车辆推上岸,好在无人伤亡。这场有惊无险的险情,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地质队伍“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待遇不高。我们只有基本工资和少量野外津贴,没有分毫奖金,可全队职工的精神面貌却格外昂扬。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凭着大庆人“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作风,践行着煤田地质人“四特别”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勇争先,书写着对地质事业的忠诚。

岁月沉淀初心,精神代代相传


1978 年 11 月,野外作业结束后,我被分队职工全票推荐参加队部汽车驾驶员培训。1979年10月,培训结束的我返回地震一队,转型从事汽车驾驶工作。1980年1月,我又被队党委选调到队机关,担任团委专职干事,为期4年的野外工作经历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段野外岁月的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如昨。它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我精神成长的沃土。在之后40余年的工作中,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那段在山野间摸爬滚打、攻坚克难的经历,总能激励我迎难而上、奋发前行。

时代在变迁,条件在改善,我们早已告别了住门楼、扛重物的艰苦岁月,但老一辈地质人传承下来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永远不能忘记。

那段难忘的野外岁月,不仅镌刻着我的青春与奋斗,更承载着地质事业的荣光与初心。愿这份精神财富能代代相传,激励着新时代的地质人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更多精彩与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全球矿产资源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信息  
· 锻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脊梁 · 山东特勘队队员王凯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钻探组冠军
· 自然资源部发布 376项矿产先进适用技术 · 内蒙古能源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
· 整合矿业权 建设集聚区 广西优化关键金属产业布局 · 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推进 17家单位8组合作项目签约 · 8000万立方米!哈尔乌素露天矿自营剥离量创历史新高
· 我国破解低品位复杂铜钴伴生矿冶炼难题 ·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逐渐失衡
 
矿业权评估机构推荐 更多>>
 · 湖北永业地矿评估咨询有  
 · 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  
 · 宁夏恒正不动产评估咨询  
 · 湖南华信求是地产矿产资  
 · 黑龙江省方圆资源经济技  
 · 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 浙江之源资产评估有限责  
 · 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  
 · 陕西德衡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  
 ·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  
交易指南 更多>>
 · 矿业主要税收  
 · 矿业主要收费  
 · 矿业开发相关事宜  
 · 矿业开发相关事宜  
 · 外商探矿权、采矿权申请  
 ·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  
 · 矿产资源管理机构  
 · 探矿权、采矿权中介服务  
国际矿权转让 更多>>
 · 哈萨克斯坦铜金矿出让探矿权  
 · 新疆阿尔泰金矿采掘寻求合作  
 · 蒙古国露天煤矿寻求合作  
 · 非洲大型高品位铁矿转让  
 · 非洲大型锰矿转让  
 · 朝鲜长洲铅锌矿转让  
 · 缅甸高品位铅锌矿  
 · 投资泰国铁矿 合作开采经营  
 · 铜矿矿权转让  
 · 巴西金矿项目:寻求合作  
产品展示 更多>>
 · 磁铁矿干式磁选机  
 · 矿用刮板输送机  
 · 颚式破碎机  
 · 矿石元素分析仪  
 · 新型铁矿干选设备  
 · 双盘摩擦压力机  
 · 冷轧带肋钢筋设备  
 · 矿用通信电缆  
 · 金属矿筛网  
 · 7655凿岩机  
客户服务:[www.worldmr.net]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手机:15810143861 (信息发布会员登陆请打手机)
人才招聘 | 微信平台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邮箱 67193698@163.com 版权所有:全球矿产资源网 京ICP备08010093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