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代中最繁荣的朝代。到了开元年间,唐王朝的长安城,建立了东西两个市场供人买卖东西,成为其它各大洲的藩属国国王竞相前来进贡称臣的都城。其时,盛况空前,长安城已经成为各色人种丝绸贸易的聚集地。当时,对外国人士(不包括西域已臣服及周边臣服各国)进唐王朝要求甚严。但凡来到唐王朝的外籍人士必须穿唐王朝指定服装,并不得擅自前往异地。而且国人对各国人士(不管是否是西域诸国的子民)一律统称为胡人,外国商贩称之为胡商、胡贾。外国僧人统称为胡僧,外国女子统称为胡姬。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国力,堪称太平盛世。史书也曾这样记载京师斗米十三钱,青齐等州斗米仅值三钱,国无盗贼、野无饿莩,行千里者不持兵。自长安西行至唐边境,凡一万二千里,沿途阎阁相望,桑麻翳野。
但是,自从玄宗开元年号改称为天宝之后,任用李林甫为丞相,唐王朝的衰落从此开始。安史谋反、天下大乱、中原动荡、国威不振。对西域的经营,在天宝年间尚有高仙芝西征之役。第一次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与当时名将封常清、哥舒翰齐名为大唐名将之一)率唐军一万人,由疏勒出发,经过极其艰险的行程,越过海拔(7224公尺)的穆斯塔格山(探险家斯文•赫定称之为冰山之父。)翻越雪岭,渡过冰河,飞越天险,抵达帕米尔高原阿姆河之源,然后挥师西进。越过世界屋脊、大破大食(阿拉伯)和吐蕃联军。然后西域臣服(近代考古学家、地理学家英国人斯坦因曾两次走过这一路线。经过了当时大唐军队渡过的大谷冰川之后,深深赞叹大唐王朝的军事家之伟大。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如何能使大兵团运动克服雪山冰河?恐怕连现代军事家也难于克服这些难题)。
然而到了天宝九年,高仙芝大军在恒逻斯城被大食军队打败,唐王朝的两万大军的绝大部分被大食军俘获。此后不久,西域的交通控制权渐渐被突厥各部重新掌握。唐王朝在历经154年后,终于趋于没落。尽管如此,大唐王朝在一个半世纪中,经营西域,通过中国的丝绸将悠久古老的东方文明传到当时相对落后贫穷的亚欧大陆。丝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欧洲各国显贵中一直被视为珍贵骄奢的象征。中国的丝绸穿过西域漫长陆路,经地中海叙利亚人之手贩卖到欧洲的文化政治军事中心罗马。在当时的罗马,因为时尚浮华,所以尤其喜爱万里迢迢来自世界中心大唐王朝的丝绸。罗马诗人维奇里乌斯及亚里士多德、菲里尼乌斯等均在各自的作品中盛赞丝绸。
大唐王朝除沿着这条丝路向中亚、南亚、西亚进行军事扩张以外,同时派遣政治使节前往塔里木盆地内外的西域各国,远及巴克特里亚国和波斯国。这些使节的用意在于使各国知道大唐王朝国力强大和百姓富庶。这些使节所带的唐王朝的土特产品当中,自然少不了上等的丝绸制品。丝绸贸易为大唐王朝的持久强盛也作出了相当大的经济贡献。唐王朝的统治之所以能维持这么长久,与其说是由于武力,还不如说是由于唐帝国(后人对大唐王朝的敬称)经营西域得当。正因为保证了交通的疏畅,才能使优秀的东方文明得以传播,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由此完全可以说,大唐王朝通过丝绸之路,改变及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