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骑兵,沿着草原丝路横扫欧亚大陆,建立起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和元朝,把欧亚大陆连成一体。蒙元时期,不仅把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和北道联系起来,也把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以及四川、云贵通向南亚的道路,还有中国东南沿海与波斯湾、地中海及非洲东海岸的海洋丝绸之路联系起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丝绸贸易进入了最为繁荣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仅在欧亚大陆北方,就形成了4条大道:⑴从蒙古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道路,包括天山以北路线,准噶尔盆地以北沿线,越阿来岭,经新疆北端也儿的石河的路线。⑵南西伯利亚各部间的东西交通路线。⑶从河西走廊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路线。⑷从中原内地通往中亚的道路,包括从大都(今北京)通往蒙古和林的驿道,从大都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的驿道)和上都至辽阳行省的驿道。自此,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创造了最为繁荣的景象。元朝著名的大都和上都两京,成为各国商队汇聚之地。大都“外国巨价异物,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马可•波罗游记》)。上都城“煌煌千舍区,奇货耀日出。方言互欺诋,粉质变初质。开张益茗酩,谈笑合胶漆”。公元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及其父亲、叔父,从威尼斯出发,进入中亚后,转经丝绸之路的南道进入河西走廊,考察了联系河西走廊与草原丝路驿道上的名城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又折回,转经河套进入天德(今呼和浩特),踏上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于1275年到上都觐见忽必烈皇帝。马可•波罗甚得忽必烈器重,曾奉命沿西南丝路赴云南及南洋一带巡视。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17年后,于1291年奉命护送阔阔真公主,从泉州乘船抵波斯湾,与伊儿汗国君主完婚。1295年,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记载了上述陆地与海上丝路的情况,尤对草原丝路记载精确,是令人信服的亲历记。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元上都遗址发掘的大量汉白玉建筑构件,以及在呼和浩特和阴山以北敖伦苏木元代古城发现的景教碑,证实了马可•波罗对元上都的描述和对阴山南北景教流行情况的记载都是真实的。关于蒙元时期东西方及南北文化交流的文物,在内蒙古还有许多发现。例如:在额济纳旗黑城南墙外侧,保存有元代清真寺遗址;在呼和浩特东郊白塔村,发现钧窑大香炉和一批越州窑名贵瓷器;在乌兰察布明水元墓中,出土有纳失石辫线锦袍及绣有狮身人面像的刺绣图案;在赤峰地区发现元代伊斯兰教墓石和景教徒瓷质墓碑;在包头燕家梁、赤峰翁牛特旗等地发现的元青花瓷器,其青花颜料为西方产品;在赤峰出土有元代驿站印信“富裕站印”铜印;在乌盟四子王旗发现元代驿站遗址和巨型敖包等等。草原丝绸之路在元代确已达到极盛阶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