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丝绸之路,是今人的称谓。其实就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的延伸,以及内容的过滤。在这条古道上,蒙古、女真酋长摩肩接踵,带着土特产到京师朝贡,动辄上千人赶往北京。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永乐皇帝最渴望看到的情景。龙颜大悦后,恩泽自然就要通及四海了,明廷采取赏大于贡的政策,把大批的丝绸、绢、苎丝裘衣、金织裘衣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黑龙江流域,赏赐给黑龙江人,多时一次上千柜。
但是,黑龙江人以游牧打猎为生,他们对那些华丽却不结实耐用的丝绸不感兴趣,除了个别“官场”上穿穿外,主要把它作为海上贸易品。他们在黑龙江和库页岛乘船下海,与日本的虾夷人开展交易,再展转到日本内地,成为当时最珍贵的东西。
往事如烟,国人淡忘了这段辉煌,如同淡忘古城一样。1990年6月,一个日本人突然出现在古城,说这就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第一站。陪同他的是双城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陈家本,陈所长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日本人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日本人是《北海道新闻》社长,名叫岛影均。后来,他又派专家二次前来踏查。遗憾的是他们只得了个大概,东北亚丝绸之路到底是怎么走的,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古城内,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只有一口老井和一个石臼,偶尔在地里还可以拾得残砖碎瓦,但绝对找不到一寸丝绸。500年的消磨,什么丝绸能留下来呢?目前,想看它,只能到日本北海道的博物馆去寻,但名子已异化,叫“虾夷锦”。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