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绘人员进行GNSS-RTK静态观测
本报讯 从4月初开始,新疆地质局测绘中心通过“无人机+激光扫描”测绘“黑科技”装备,为新疆S107线(一期)乌鲁木齐天山区至达坂城区公路建设测绘项目绘制精准“数字地图”。目前,测绘中心正全力冲刺5月底外业测绘收官,助力这条总投资35.38亿元、贯穿乌鲁木齐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加速建设。
新疆S107线(一期)乌达公路项目于2024年9月获得乌鲁木齐市发改委批复立项。这条全长78.2千米的一级公路,以100千米/小时设计时速串联起天山区花儿沟街、老宗沟、天山野生动物园、风电产业园、柳树沟、白杨沟、三个山沟、达坂城光伏产业园等关键节点,最终通过达坂城区滨河路与G314国道无缝衔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乌鲁木齐东部“半小时经济圈”,为区域能源开发、生态旅游注入强劲动能。
测绘中心此次创新采用“大疆Mavic 3E无人机+灵光手持激光扫描仪”空地协同作业模式,搭配海星达高精度RTK接收机、徕卡智能水准仪等设备,构建起立体化数据采集网络。10余名技术人员携带“黑科技”装备在项目区开展选点布控、水准测量、点云采集、施工放样等作业,累计完成超100千米水准、控制测量,精度达厘米级。
为抢抓黄金测绘期,项目组分成无人机航飞和激光扫描两个作业组。无人机航飞组负责测区全域航测,激光扫描组负责对隧道、桥涵等地面重点构筑物进行毫米级建模。“空地一体化”的作业模式,使外业作业效率提升40%,为公路施工方后续开展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风险分析和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行洪(防洪论证)评估、土地复垦方案、道路安全性评价、林草地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本次采集的高精度测绘数据成果,将形成覆盖全线的数字孪生底图。这些“数据资产”将为公路施工及后续跨领域专项工作提供精准、可靠的三维坐标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依据,为打造“生态优先、智慧安全”的新世纪公路树立标杆。
王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