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初夏时节,晨雾尚未散尽,青草沾着露珠,风吹过草浪,掀起轻柔的涟漪。河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的队员们正在康保兰城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开展普查工作,项目自2025年初春至今,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地质填图,是野外勘查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步骤。晨曦初露时分,队员们已背起地质包,穿行于草原深处。在一次测线途中,第一地质大队的队员小张突然高喊:“找到了!”快速分析仪数据显示:铅8.9%,锌5.4%,银124克/吨。队员们立刻围拢分析,经验丰富的老队员迅速识别出这是一处典型的蚀变带。
跟踪调查后,他们发现了另一条新的矿带,为此次找矿工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面对地表之下的隐伏矿体,仅靠肉眼远远不够。
第一地质大队的队员们随即部署激电中梯测量,3台套设备日夜不停,共布设130公里测线。技术员们在风中反复调试参数,只为精准捕捉地层中的极化率异常数据。
结果没有辜负努力——在新扩东区,出现了极化率、电阻率的强烈异常反应信号。他们经三维反演和地质模型比对,判断该处极可能存在硫化物富集带。随后布设的槽探工程证实,地表揭露出5条铅锌多金属矿体。
槽探揭开的是地表“面具”,而真正的答案,藏在地下数百米深处。
为验证异常区域,第一地质大队的队员采用英格尔模块化钻机,已完成4口钻孔,最深达816.2米。钻心中揭示出多层铅锌多金属矿体,品位优良,规模稳定。
不同于传统钻机,新型设备采用低扰动工艺,减少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项目组还设立了生态监测点,实时追踪环保数据,实现了找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从地质填图的细致脚步,到激电扫描的数据解析,再到钻探核心的最后验证,第一地质大队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一步步拨开迷雾,用青春与信念,叩问大地,回应祖国的期盼。
图为地质队员利用钻机开展工作。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