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
本报讯 (记者 吴启华)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记者获悉,5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到459.8万个,5G应用在矿山、港口、工厂等遍地开花,一批“无人矿山”“黑灯工厂”“智慧港口”等新模式、新业态逐步壮大。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坚持自主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的重大突破,上天入地、钻山探海,“大国重器”多空间维度实现了突破。“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的深度胜利完成了钻探,“沧渊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各重大建设工程中不断刷新工程掘进纪录,让天堑变通途。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已经正式入列,最大钻探深度达到1.1万米,助力我们的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
“十四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加快“焕新”。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到全球的比重超过50%。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画卷描画了亮丽的“四抹绿”:一是绿色能源应用更加广泛。氢能在钢铁、石化等行业应用实现了突破,百万吨级氢冶金、30万吨级绿色合成氨实现全流程工艺贯通。二是绿色原料的利用更加充分。2024年,我国废钢、废铜铝等10种再生资源利用量超过了4亿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利用量也超过了30万吨。三是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我国累计培育了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四是绿色产业优势更加凸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风电、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在形成了增长新动能的同时,也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