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三周年系列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李晓娜
编者按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今年适逢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矿六队回信三周年。3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深入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地质报国新篇章,扛起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任。即日起,本报推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三周年系列述评,从找矿成果、政策支撑、绿色勘查、科技装备、文化传承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报道地矿领域深入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举措、典型事迹、成果进展等,为地质找矿取得更大突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带着对地质工作的深切关爱和殷殷嘱托,跨过山川湖海,飞越丛林旷野,抵达全国地矿人的心坎上,激励地质队伍奋勇争先,千方百计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在地质报国、找矿报国中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
3年来,在重要回信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地矿行业胸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用实干与担当扛起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光荣使命——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加快增储上产,基础地质调查持续垒石筑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明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加大勘查力度,找矿突破多点开花
“手中有矿,心中不慌。”能源资源的饭碗只有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才能确保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如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几年来,地矿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加快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能源资源安全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强化,找矿捷报频传。
今年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矿突破成果,能源资源保障能力逐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能源矿产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老资源基地焕发生机,新资源基地相继崛起。
“十四五”以来,各地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成果连连——
在山东,该省聚焦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新兴矿产,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找矿任务。全省新增金资源量583吨、富铁矿1.44亿吨、晶质石墨212万吨、金红石型钛37万吨,新增金、富铁矿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稀土等其他战略性矿产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内蒙古,“十四五”期间,全区查明富含铁、铌、稀土的白云鄂博南矿带等巨量矿产资源,铁矿石、金、铜、钼、锂、锡、铌、钽、萤石、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铁矿石新增资源7.18亿吨、金新增资源364吨、钼新增资源114.27万吨。
在四川,该省加快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发现大型石墨矿,大、中型磷矿多处,锂、稀土、金、油气等矿种储量大幅增加,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其中,伟晶岩型锂矿新增资源量257万吨,累计探明资源量超500万吨、占全国80%,总量居亚洲第一;新增磷资源量16亿吨,增量居全国第二。
在陕西,“十四五”以来,该省坚持“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总体思路,共计实施矿产勘查项目380个,新圈定找矿靶区122处,形成大中型矿产地35处,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期间找矿目标任务。
在江苏,该省以特色矿产资源省为定位,以钛(金红石)、铜、金、晶质石墨、磷、锆(铪)等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兼顾特色矿产勘查,取得更大突破。截至2024年底,江苏省新发现矿产地16处,其中,大型矿产地6处、中型矿产地6处、小型矿产地4处、找矿靶区28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