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类工业遗产成为文化富矿
本报讯 (首席记者 王琼杰)11月13日,在湖北黄石举行的第四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刚刚被认定为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的32个项目授牌,至此国家工业遗产总量达264项,其中矿业类工业遗产项目占比较大,已成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发展工业旅游的富矿。同时,我国作为矿业大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悠久的矿业开发和冶炼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工业遗产。
2017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13个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包括鞍山铁矿在内的8家矿山榜上有名。在随后的每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矿业类项目一直领先。在这次发布并授牌的国家工业遗产的32个项目中,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等4个矿业类项目位列其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加强工业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大资源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积极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入挖掘、系统展示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工业遗产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