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个月前传出朝鲜氢弹试验成功,还一度影响了朝鲜功勋歌剧团在中国的国家大剧院演出访问行程。一月后又曝出了氢气试验成功,又被美国白宫讽刺为是个虚假的核讹诈实验,许多核辐射数据检测分析结果与事实不符。但是中日韩与俄国测出的5.2级地震核心的确来自与朝鲜官方宣称的氢弹试验场。不过美国曾经一度怀疑过朝鲜一直在用大吨位炸药冒充原子弹威力来向美国提出退出核武后的赔偿问题。还有一种言论说,朝鲜的氢弹之说,很可能是朝鲜方面为明年党代会鼓舞民众、振奋士气之说氢弹之说。
此次消息中表述的氢弹,可是比原子弹威力大得多的武器。通常来说,原子弹的威力为数百到数万吨级的TNT当量,但氢弹的威力,则是原子弹的几何倍数,可能高达数千万级吨TNT当量。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1961年,前苏联投下的5000万吨TNT当量“大伊万”氢弹,是人类历史到现在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核试验。该次试验产生的蘑菇云高达70公里,电磁扰动3次传遍全球,以爆点为圆心,4000公里内的飞机、导弹、雷达和通讯设备都收到强烈影响,苏军全军通讯中断一小时,甚至美军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电子系统都收到强烈干扰,通讯中断。所以,即使是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也都对氢弹试验慎之又慎。
笔者曾经去过青海和新疆的氢弹、原子弹爆炸现场参观考察,至今那里的试验区还是一片无法让人生存的禁区。朝鲜国土面积有限,大规模热核武器试验时很难保证首都平壤的安全。
.jpg)
为了严格保密,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一身只有两次与世人公开路面,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氢弹是核聚变武器,与原子弹的核裂变爆炸不同,威力是原子弹的几十倍到上万倍,其结构非常复杂。于敏院士的贡献就是独自完成了中国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实现了中国氢弹技术零的突破,外媒称中国的氢弹构型为“于敏构型”,认为它是与美国提出的“泰勒·乌拉姆”(T-U构型)构型各自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氢弹的构型只有上述两种结构,不过,目前世界上仅存的30枚巨型氢弹都在中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开创了T-U构型之后,该技术被苏联间谍窃取后仿制成功,英国的氢弹技术是美国传授的,只有中国和法国不同于美国的T-U构型,在中国独创“于敏”构型之后,法国通过民用核能技术交换得到了部分中国“于敏构型”的技术。2015年11月21日,我国著名国际关系学教授金灿荣先生在上海讲座中,首次披露了中国氢弹技术的秘密。
金灿荣教授称,由于氢弹技术比较复杂,当氢弹被制造出来之后,需要大量维护人员和维护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这就造成了氢弹的维护和后期保养费用极大,氢弹的储存寿命太短,成本太高,核大国已经逐渐不再发展新的氢弹,转而发展价格比较便宜的原子弹和中子弹。
到2012年,俄罗斯首先销毁了自己所有的氢弹,成为无氢弹核国家,而美国则在2013年销毁了所有氢弹,加上英国和法国已经在上世纪就不再生产氢弹,在已知的五大核国家中,只有中国拥有世界上仅有——30枚可使用的氢弹(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并无氢弹)。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中国的氢弹构型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不足,需要维护成本低的氢弹,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的成就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技术路径,即实现了与美国T-U氢弹一样的威力,又实现了低成本维护,这是中国人在氢弹技术上的独门绝迹。
在讲座中,金灿荣教授接着说到,“中国最小的氢弹爆炸当量为300万吨TNT,而最大威力的氢弹爆炸当量为1500万吨TNT,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假若当年美国仍两颗氢弹到日本,这个国家就没有了”。
而朝鲜面积很小,有一颗出事就没了,这样的核武游戏损人不利己很危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