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逻禄南迁之后,西域形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食帝国仍然控制着葱岭以西的西域地区;四镇、北庭以及西州还掌握在唐朝守军的手中;吐蕃政权西据伊吾,东有陇右,占据河陇地区,隔断了四镇与朝廷间的联系;而回鹘汗国则占据了金山以东的漠北草原,并进而左右着北庭地区的局面。
由于吐蕃的入侵阻隔了西域与内地的交通,这时唐朝西域守军与唐朝政府的信息往来以及西域各国与中原地区的贸易交往都不得不改道,经由北庭,通过回鹘控制的”回鹘道”到达长安。安西、北庭因为不得不”假道”回鹘,所以被迫”附庸”回鹘(据《旧唐书•吐蕃传》),以作为自存之计。但是由于回鹘人”征求无厌”,激起了葛逻禄、白服突厥以及北庭附近的沙陀部落的反抗,葛逻禄、白服突厥勾结吐蕃共同进攻北庭。
789年(贞元五年)冬天,吐蕃军队以葛逻禄、白服突厥作为向导,联合大举进攻北庭。回鹘大相颉干迦斯率军由漠北西进,援救北庭。回鹘军队与吐蕃军队在横口遭遇,回鹘大败,恰好这时颉干迦斯得到了回鹘可汗被暗杀的消息,于是在790年(贞元六年)6月撤军返回漠北。失去回鹘的援助之后,北庭很快就被吐蕃攻陷,节度使杨袭古率残兵二千人逃往西州。
同年秋天,颉干迦斯在处理完漠北事务之后,又率领五、六万军队匆匆踏上了西征的道路,谋求夺回北庭。但是回鹘军队又大败于吐蕃,士卒死亡大半,无功而返,(《资治通鉴》记于贞元七年,791年,秋)北庭节度使杨袭古也随同回鹘军队参加了这次战役。兵败之后,杨袭古本来打算重返西州,但“颉干迦斯诒之曰:‘且与我同至牙帐,当送君归本朝也。’袭古从之,及牙帐,留而不遣,竟杀之(《旧唐书•吐蕃传》)。”北庭终于完全失陷。与吐蕃联合攻取北庭之后,葛逻禄乘胜取回鹘之浮图川,回鹘震恐,悉迁西北部落于牙帐之南以避之。大体上与此同时或稍后,西州等地也被吐蕃攻陷,从而结束了唐朝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经营西域的活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