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6 日,长江现货 1# 钴均价定格在 308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暴涨 10000 元,本周累计涨幅高达 32000 元。这波凌厉涨势打破了 8 月以来的震荡格局,让钴再度成为大宗商品市场的 "明星品种"。
疯涨三大推手:供给端迎来 "完美风暴"
1.刚果(金)禁令余波发酵
作为全球 76% 钴产量的来源国,刚果(金)出口禁令延长至 9 月 22 日的影响持续显现。数据显示,6 月中国从该国进口的钴湿法冶炼中间品仅 18990 吨,环比骤降 60.8%,较 4 月峰值直接腰斩超 6 成。禁令到期后市场预期的配额制落地缓慢,进一步加剧了原料短缺恐慌。
2.库存跌至 "警戒线"
国内电解钴库存已降至 1950 吨,较年初锐减 60%;硫酸钴库存同步下降 57% 至 3250 金属吨。由于原料断供,国内前六大钴企早在 6 月就宣布停产,目前金属钴开工率不足 30%,中小型企业库存仅能维持 1.5 个月,80% 冶炼厂面临停工风险。
3.贸易商惜售加剧紧缺
在供给收缩预期下,产业链形成 "捂货潮"。贸易商持续上调报价却减少出货,冶炼厂仅能维持长协订单生产,部分企业因原料不足被迫减停产,市场呈现 "有价无货" 的紧平衡状态。
需求端:新能源与新兴产业 "双轮驱动"
1.高端动力电池需求逆势增长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超 70%,但高端车型对三元材料的依赖度持续提升。比亚迪宣布全系换用三元电池,带动动力电池钴需求同比增长 25% 至 13.5 万吨;特斯拉 Model 3 通过技术优化虽降低钴含量,但销量增长仍拉动绝对需求上升。
2.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爆发
新兴应用成为需求增量新引擎: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每辆需消耗 50 公斤钴基高温合金,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钴用量是传统工业机器人的 3 倍。叠加折叠屏手机、AR/VR 设备单机钴含量提升 40%,2025 年消费电子领域钴需求已达 2.8 万吨。
未来走势:短期看涨但警惕三大风险
短期(1-3 个月):价格或冲 35 万 / 吨
民生证券测算,刚果(金)禁令已导致全球钴供应缺口扩大至 7.8 万吨,国内电解钴库存可能在 60 天内耗尽。若配额制落地延迟,价格有望突破 35 万元 / 吨。
中长期(6-12 个月):弹性收窄至 25-35 万区间
印尼湿法镍伴生钴产能将逐步释放,预计 2025 年贡献 3.2 万吨增量,部分对冲供应缺口;同时回收钴技术回收率已达 95%,长期将缓解原料压力。
核心风险点
无钴电池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蜂巢能源无钴电芯已量产装车,2025 年市占率预计达 18%,长期可能压制钴价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