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丝路”重塑区域经济版图
|
| 日期:2025.10.27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人次:196 |
在中老铁路磨憨口岸的海关前置拦截作业区,一列满载热带水果的列车缓缓驶进站台,车轮滚动声回荡在站场上空。如今,这样的跨境往来,已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交流的日常图景。
近日,记者随“钢铁丝路好风光”采访团深入云南、广西、广东三地,实地探访中老铁路、中越班列与广深港高铁这三条跨境骨干通道。通道流量带来发展增量,创新加持激发活力,从西南腹地到东南沿海,从边境口岸到国际都会,一张以“硬联通”为基础、“软联通”为支撑、“心联通”为愿景的区域协同发展新图景,正沿着纵横交织的铁路网络徐徐铺展。
构筑跨境“黄金通道”
“舅舅2015年去昆明上学要坐两三天汽车,现在我从乌多姆塞出发,坐火车5个多小时就能到,票价才173元人民币。”老挝留学生威来赛的亲身经历,折射中老铁路带来的时空巨变。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这条绵延千余公里的“钢铁巨龙”,自2021年12月全线贯通以来,“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的“黄金大通道”。
人享其行。截至今年10月15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8.5万列,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吸引了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万名旅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游万象、逛云南、看中国的奇妙之旅。
物畅其流。老挝、泰国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农产品在铁轨上“双向奔赴”,跨境商品种类从最初的十余种扩展至3300余种,货运辐射范围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
中越班列的“成绩单”同样亮眼。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来截至10月22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已累计发运出口货物2.9万标箱,同比增长143%,货源辐射至全国25个省区市。
“我们将各地零散货源集聚南宁后,换乘中越班列销往越南,不仅提升了运输时效,还增强了服务客户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为拓展东盟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中外运广西有限公司陆运事业部业务经理朱世强深有体会。
而在中国南部的粤港澳大湾区,经常往返深圳、香港两地的商务人士李先生也是区域路网互联互通的受益者。
国庆中秋假期间,广深港高铁以日均开行超210列跨境高铁的密度,让“双城生活”由愿景变为现实。“以前从香港到广州开会要半天,现在一天内就能轻松往返,上午谈项目,下午回家陪家人。”李先生感叹。
据铁路部门统计,截至10月22日,今年跨境铁路旅客运输量已达到2536.8万人次,较去年提前50天达成这一数据。香港发往深圳的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近六成,深圳前往香港的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59.6%,形成双向均衡、往来频繁的跨境格局。
创新加持迸发活力
智能查验系统和电子申报平台高效运转,电子屏实时更新货物信息,机械臂精准搬运集装箱,整个作业流程井然有序……这是记者在磨憨铁路口岸现场看到的场景。
图为中老铁路上的货运列车在磨憨站通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作为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的关键节点,磨憨铁路口岸通过“铁路快通”“提前申报”等创新模式,配合H986机检设备、辐射探测门等智能设施,实现了跨境通关效率的显著跃升。
“过去跨境货物通关约需40小时,现在最快2小时就能完成。”国铁昆明局普洱车务段磨憨站党总支书记自力介绍,只需26小时,“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就能将老挝万象的新鲜货物运抵中国昆明。
这样“软联通”的故事并不是个例。从中越班列到广深港高铁,机制创新与智慧升级正为跨境往来合作注入新动能。
走进南宁国际铁路港,随着电子放行指令自动下达,一列满载货物的中越班列正缓缓驶离站台,奔向越南安员站。借助“铁路快速通关”模式,该班列在始发站即可办结全部通关手续,途经中越边境时无需二次查验,将一路畅通直达安员。
“通过重点推介中越班列‘当天发运、当天抵达、当天清关’的时效优势,并持续优化运输组织,更多外贸企业正选择铁路运输。”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南宁南营业部副经理覃劲松说。
在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一地两检”和“灵活行”创新服务的叠加,广深港高铁正重新定义跨境出行。
香港西九龙站内,自动闸机前旅客有序排队,语音提示、行李箱滚轮声与站内广播交织回响,构成跨境枢纽特有的忙碌节奏。得益于“一地两检”模式,旅客在站内即可一次性完成出入境手续,通关流程更加顺畅高效。一位正在执勤的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超过八成的中国旅客能在五分钟内完成通关查验,享受“一站式”高效出行体验。
共享区域发展红利
“巨龙”飞驰,活力迸发。一条条铁路不仅重构跨境贸易新格局,更挖掘出沿线的产业潜力,一批经济合作区、产业园区正拔地而起。
在老挝万象南站,配套建设的物流产业园已吸引近百家企业入驻,让“货物过境”升级为“产业落地”。而在中国一侧,云南磨憨口岸依托铁路优势,已成功建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越来越多的民众享受到了发展红利。步入云南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小组,白墙青瓦取代了昔日的彩钢瓦房,石板路通向家家户户,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意盎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中老铁路的开通,让这座原本偏僻的山村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铁路修通后,从西双版纳乘高铁一小时就能到我们村。”美丽星村改造项目负责人代晓燕说:“自2024年试运营以来,村里已接待游客25万人次。”
游客多了,产业也活了。过去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咖啡豆销售,价格一旦波动,生活就会受到影响,只能“靠天吃饭”。如今,随着“美丽星村”项目的推进,村民们纷纷在家门口创业,当起了“小老板”:咖谷烘焙坊、茶艺体验馆、精品民宿、有风农场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村民实现了从单一咖啡种植到多元经营的跨越。
村民罗雅琼便是转型的受益者之一。她与运营公司合作开办烘焙坊,实行平等分红机制。“上个月,仅靠带游客体验披萨制作,我就分红6000多元!”她笑着说。
车轮滚滚,载来发展新机遇;轨道延伸,通向共同繁荣路。面向未来,新时代的“钢铁丝路”将以坚实的基础设施和持续的创新活力,铺就互联互通之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全球矿产资源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 联系人: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箱: |
|
| 手机: |
|
| 公司地址: |
|
| 邮编: |
|
| 网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