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18时53分,江西修水县新湾乡范坑村的省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骤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山村的宁静。村民黄祥根闻声拽起家人冲出屋外,邻户12人也同时撤离。仅仅3分钟后,屋后山体轰然崩塌,石块裹挟着泥沙瞬间砸穿房屋后墙。精准预警为生命安全赢得了黄金180秒——村民无一人伤亡。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是江西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技防+人防”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的生动缩影。作为省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核心力量,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在技术支撑、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守护赣鄱大地安澜提供了坚实的地质技术支撑。

无人机自动巡航
汛期急先锋——闻“汛”而动 筑牢一线屏障
4月11日,彭泽县政府领导率队巡查一处暂未入库的隐患点时突遇滑坡,现场一片狼藉。随行的地调院九江站站长李佑淼根据专业判断迅速提出处置建议:“崩塌所在自然斜坡、公路切坡大面积高度临空,稳定性极差,必须防范二次崩塌,建议立即扩大警戒范围。”此前,该院技术人员已发现此处地质灾害风险极大,并提交纳入新隐患点的报告。
地调院坚持“防”在汛前、“守”在一线,每年一到汛期便进入“战时状态”,院地质灾害应急突击队、党员先锋队下沉一线,靠前驻防,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协助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上半年,全院累计实施地质灾害“三查”及应急调查894次,派出调查组175个、技术人员373人,巡排查隐患点近1000处,提交应急调查报告30份。
在强化技术支撑的同时,地调院全力协助地方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从制作科普短视频“地质精准把脉 切坡建房无忧”,到运营“红土地地灾防治”抖音号;从开展联演联训、“地灾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到全程技术支撑萍乡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一系列创新宣传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吹哨人”。上半年,全院协助组织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37场次。
风险洞察者——精准“把脉” 夯实防治根基
精准预警离不开前期对大地“脾气”的全面了解。地调院技术团队积极更新防治理念,由“灾后救”向“源头防”转变,勇做地质灾害的精准“诊断师”。
地调院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切坡段进行稳定性、危险性及风险性评价,通过量化风险、精准防控,实现了从隐患识别到安全管控的全链条保障。在于都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项目中,为出具一份精确的“诊断书”,项目组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野外核查技术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挑灯核对数据……如今,项目已通过精细化调查成果验收,项目经验正在瑞昌、南昌湾里等地复制推广。
地调院积极构建省级技术支撑体系,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统一“技术标尺”。目前,该院编制的省级较高精度地灾风险识别及“双控一张图”技术要求,可为市、县工作提供规范依据,已在九江等3市实施。该院还牵头编制了《江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监理规范》《江西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江西省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工程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等。
近两年,全院累计完成3个设区市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20个市(县)区1∶50000地灾调查、13个重点乡镇1∶10000风险评价,获得各方高度认可。
科技赋能者——创新驱动 锻造“智慧盾牌”
如何及早感知大地“脉动”?科技创新正深度融入江西地质灾害防治血脉,推动其向更智能、更高效迈进。
在南昌湾里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一架白色无人机正按照预定航线自动巡航。项目负责人朱云福介绍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地质灾害智慧巡查系统’。以前人工排查这片山区至少要5天,现在无人机飞一趟,300平方千米范围数据全拿下!”这套空中“千里眼”,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智能解译到风险预警全流程数字化、无人化。
无人机巡航是“空天地深”一体化监测体系的关键一环。地调院地环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储小东介绍,湾里研究站是集试验、参观、教学、科普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承担着科研重任,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交流,还被认定为全国地学科普研学基地,成为向公众普及地灾知识的生动课堂。
科技正迅速转化为守护千家万户的硬实力。作为全省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实验点建设的主力军,地调院已累计建成1091处监测点,安装5303台套监测预警设备,重点覆盖切坡建房集中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等高风险区域。这些24小时值守的“电子哨兵”,敏锐地捕捉着山体位移、裂缝扩展的细微异动,牢牢守护着防灾减灾的“最初一公里”。
技术突破从无坦途。承担全省首个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示范项目时,地调院团队曾因尝试新技术而备受质疑。“当时人员多是地质专业出身,对遥感、卫星监测算是‘门外汉’。”项目负责人夏冰回忆道。面对“技术是否可靠”“精度够不够”等疑问,他带领团队开展攻关,经多方求教、反复试验,最终成功融合InSAR卫星遥感、GNSS地面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毫米级精度、自动实时监测与长时序区域性监测,一举填补省内技术空白。
目前,地调院正在推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地质灾害隐患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江西省滑坡致灾规律与滑坡隐患危险性智能评价技术研究”等一批地灾防治科研项目。
从闻“汛”而动到精准把脉,从空中“千里眼”到毫米级监测,地调院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专业担当为基石,突破一道道无形的技术防线,为赣鄱大地筑牢坚实屏障。
未来,地调院将继续不懈探索攻坚,深入研究地质灾害的成因和规律,用更快速的反应、更精准的预警、更先进的技术,助力书写守护赣鄱安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