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酷爱织金锦,因为北方寒冷少水,周围的色彩较单调,唯有犹如太阳光芒般金光灿烂的金色,给生活在广漠中的人们带来一丝生机。因而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的上层达官贵人的衣着崇尚用金,并以此显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
最先由契丹族建立的辽代统治者,不仅从懦弱的宋朝手中以岁贡的形式获取大量的丝绸,还从以河北定州为中心的北方丝织生产地掠取大批工匠为他们生产锦绫等高档丝织品。从新近发现的大量辽墓(如内蒙古庆州白塔塔顶、耶律羽之墓等)中出土的织物来看,其织绣品量大艺精,实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有一件出土于庆州白塔的联珠膺猎纹属于辽代晚期绣品,原是包裹经折的经袱。该绣品用红色的四经绞罗作绣地,以平绣为主要针法,上下各有两条联珠直带作栏,中间为一个黑地白珠的团窠联珠圆环,联珠之中是一个面形方正、胡须往两边外翘的契丹族猎人。只见他骑着马,头戴棉帽,身穿棉袍,脚着棕色靴,两手高擎猎鹰。这种鹰当地称为“海东青”。其余空隙中散布着各种与佛教相关的杂宝纹,有双钱、珊瑚、法轮等。这种将唐朝流行的膺猎纹与佛教有机结合的做法,是契丹人在吸收汉文化和中原高超的丝织技艺基础上,极力体现本民族草原风格的产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