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长江综合金属镝均价报208.25万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氧化镝均价报165万元/吨,单日下跌7,500元,连续两日累计跌幅达1.5万元。这与此前连涨几天的行情形成“冰火两重天”格局,折射出中重稀土市场“政策预期修正”与“供应链修复”的深度博弈。
核心驱动逻辑:
中美关税暂停的“预期差”: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宣布暂停24%关税后,市场对稀土出口管制松动的担忧加剧,投机资金加速撤离,氧化镝期货持仓量环比增长32%。
缅甸供应链修复:克钦邦矿区冲突阶段性缓和,中国通过老挝、马来西亚等替代渠道进口量环比增长15%,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成本回落至165万元/吨,缓解供应紧张预期。
技术替代加速:澳大利亚ASM无稀土永磁技术磁能积突破20MGOe,低端电机领域替代率超10%,家电企业镝添加比例从2.5%降至1.8%。
政策收储延迟:工信部二季度商业收储计划未如期启动,市场对3000-5000吨氧化镝收储预期落空,投机性库存开始抛售。
一、产业链重构:从“资源卡位”到“技术突围”
龙头企业战略调整:
北方稀土: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727%,主动削减低端镝铁合金产能,转向核级镝合金(单台第四代核电机组用量5-8吨),锁定中核集团50-80吨长协订单。
厦门钨业:晶界渗透技术将镝添加比例降至1.8%,磁材成本降低15%,绑定宁德时代、格力等客户对冲出口风险,一季度磁材毛利率逆势提升至18.03%。
全球供应链“双轨制”深化:
美国困境:Mountain Pass矿对华出口量同比降23%,特斯拉无镝电机性能落后20%,本土磁材厂开工率仅65%。
非洲资源争夺:盛和资源7.4亿元收购坦桑尼亚Ngualla矿(储量88.7万吨REO),预计2026年投产后年产氧化镝4000吨,加速海外资源自主可控。
政策博弈升级:
中国对中重稀土出口管制间接推升战略价值,但氧化镝出口离岸价(FOB)溢价收窄至5%,较4月270%的历史峰值大幅缩水。
二、多空博弈:库存压力与战略价值的角力
利多因素:
核能订单支撑:第四代核电站建设提速,单机组镝合金用量5-8吨,北方稀土已锁定未来三年高端需求。
库存去化加速:氧化镝社会库存较年初下降18%,贸易商惜售情绪或随价格触底回升。
利空压制:
替代技术冲击:铈铁合金年替代量达3.5万吨,挤压中重稀土12%市场份额。
资金面压力:氧化镝期货持仓量环比增长32%,短期获利了结与套保盘抛压叠加,加剧价格波动。
三、未来一周价格预测:震荡筑底等待政策信号
氧化镝:受分离成本(158万元/吨)支撑,短期或下探163-165万元/吨,若收储启动或缅甸冲突复发,可能反弹至168-170万元区间。
金属镝:受核能订单刚性需求支撑,预计在208-212万元/吨窄幅震荡,突破需下游补库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