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虽有大汉丰仪,盛唐锦绣,康乾佳境,但总脱不开农耕时代的格局和巅峰,不能与发生在20世纪后20年和21世纪前10年这场社会巨变相比拟。自1978年底开启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持续30余年,中国经济的列车以年均9.98%的速度高速运行,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与之相伴随的是巨大的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庄子笔下的鲲鹏御风翱翔的体验与境界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和国民的现实境遇。
《超常增长》以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认为中国有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长达7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奇迹。全书共六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前三章对1979至2012年前34年中国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增长率超高和经济波动超低两个基本特征,创造了高投资、高增长和较高消费水平三者长期并存的超常成就,避免了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作者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打破常规市场周期的力量,实现超常规经济增长,在供给方面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产生的超强投资驱动力,在需求方面则是由新一轮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通过美联储实现的“国际超常购买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维市场体制)。
第二部分后三章对2013年至2049年后36年中国经济的超常增长的图景作了研究,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对生态建设、国土整治、能源资源、人力资本等战略性瓶颈要素的投入足以替代美联储支撑的国际超常购买力;而供给方面只要对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进一步的改革,便可以保持超强的投资驱动力,从而继续保障增长投资支撑。基于此,作者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36年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可达7%左右。其中,2013-2031年前18年为8%左右,2032-2049年后18年为6%左右。最终得出,未来36年中国的年均增长率仍将维持在7%左右,而这意味着到2049年,假设同期美国经济年均增长仍保持在2%的水平,那么人民币与美元即使按5:1的汇率计算,中国经济的总量也将达到美国的3倍多,而人均GDP,按中国人口15亿、美国人口3亿计,中国大约是美国的70%强。
《超长增长》指出:过去30多年中美两国同时实行了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中国追求的是不平衡的高速增长,特征是所谓的“三低三高”,即“低工资→低消费占比→低内需市场,高投资→高增长→高外贸盈余”;美国则是维持不平衡的赤字经济运行,即“低投资→低增长→高外贸赤字,高资产泡沫→高消费→高家庭赤字”。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无意中形成了互补性战略配对,各自均以对方为依存,缺一不可,其长期后果则是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失衡。作者进一步指出,世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将取决于中美两国战略与模式同步转型能否成功。应该说,这一关于世界经济失衡原因的分析是比较客观和公允的。
更多文章:
中国经济兴衰与房地产龙头悠关
农村巨量资产运营方略
“中国丈夫+俄罗斯妻子=天生绝配”
性生活越多赚钱就越多吗
中日露梁海战打出两百年和平
中韩都不能忘记日本侵略史
阿基诺对中国开炮 竟遭自己人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