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聚焦强本强基,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吴清表示,未来五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仍将面临复杂深刻变化,既有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一方面,在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稳健性和均衡性日益成为资产配置的优先选项,“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共识。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的价值被持续重估、配置和再配置。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和更灵活、更包容的融资环境,以利于更好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无论是融资端,还是投资端,都对资本市场发展和功能发挥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只有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吴清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六个坚持”,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聚焦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加聚焦强本强基,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一是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同时,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二是进一步固本培元,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稳健业绩筑牢价值根基,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与此同时,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三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作为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当天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也将于近日公告募集。证监会还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四是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抓防风险,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防范市场大幅波动;抓强监管,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打准打疼,持续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