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锂业巨头天齐锂业(002466.SZ)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200万元至1.2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8.97亿元实现超40亿元的利润跃升。这一逆转不仅终结了公司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更释放出锂行业周期底部修复的积极信号。
核心业绩亮点
净利润同比激增102%-103%
公司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达3200万至480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9.17亿元实现根本性扭转。这一表现远超市场预期,此前机构预测天齐锂业最快将在2025年二季度实现盈利。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通过缩短锂精矿定价周期,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采购成本与市场价格差距从2024年的40%收窄至不足5%。叠加澳洲奎纳纳工厂产能爬坡,单吨锂盐加工成本同比下降18%,推动毛利率环比提升7个百分点。
SQM投资收益贡献超预期
联营公司SQM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带动天齐锂业投资收益增加约1.2亿元。此前SQM因税务争议导致的11亿美元亏损已在2024年计提完毕,风险敞口基本出清。
业绩反转的底层逻辑
定价机制修复打破成本倒挂魔咒
2024年,泰利森锂精矿季度定价机制与锂盐现货价格错配,导致公司锂盐业务单季亏损最高达5.8亿元。2025年起,公司启用月度定价+动态折扣模式,使原料成本与产品售价联动效率提升80%。一季度锂精矿采购均价降至800美元/吨,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12%,有效缓解成本压力。
产能释放对冲价格下行
尽管碳酸锂均价同比下跌23%至7.4万元/吨,但公司锂盐产销量同比增长超25%。澳洲奎纳纳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5%,单月氢氧化锂产量突破2000吨,锁定宝马、特斯拉等长单客户。
现金流管理突破
经营活动现金流由2024年同期的-23.6亿元转正,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98天缩短至67天。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28.39%,为2018年收购SQM以来最低水平。
行业变局中的战略突围
全球锂资源布局再平衡
面对智利政府推进锂资源国有化,公司加速布局非洲马里Goulamina锂矿(持股15%)、四川雅江措拉锂矿(储量51.95万吨LCE)。2025年自给锂资源比例将提升至70%,降低对SQM阿塔卡马盐湖的依赖。
技术驱动降本增效
投资5亿元升级射洪基地,引入AI智能分选系统,锂精矿回收率提升至92%。研发的第三代吸附法提锂技术使盐湖提锂成本降至3万元/吨,较矿石法低40%。
抢占高镍赛道
启动澳洲奎纳纳二期氢氧化锂项目,规划产能4.8万吨/年,主攻NCM811/NCA等高镍三元材料市场。已与LG新能源签订2026年供货协议,锁定2万吨高端氢氧化锂订单。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展望
锂价底部震荡或将延续
当前碳酸锂库存仍高达18.2万吨,五矿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过剩量达20.2万吨LCE。若锂价跌破6万元/吨,公司或再度面临亏损压力。
海外政策风险高企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与SQM成立的合营公司将于2031年接管阿塔卡马盐湖控制权,天齐锂业持股权益可能被稀释。公司已启动法律诉讼程序,要求保障中小股东权益。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当前市盈率(TTM)-6.1倍,较赣锋锂业(-18.3倍)存在明显折价。中信证券测算,若锂价回升至10万元/吨,2025年净利润有望达28亿元,对应PE将降至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