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长江现货A00铝均价报20020元/吨,单日上涨70元;沪铝主力合约2506收于19930元/吨,虽夜盘窄幅震荡,但日内仍守住19900元关键支撑位。这一涨势背后,是全球显性库存跌至历史低位与政策博弈加剧的共振:
LME铝库存降至417575吨,可用天数不足一周,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天然气价格反弹至35欧元/兆瓦时)压制复产进度。
沪铝社会库存周度减少6.23%至178,597吨,华南地区因家电、汽车订单集中释放,现货溢价突破200元/吨,佛山仓库提货需排队3天以上。
一、驱动逻辑:需求韧性VS成本坍塌
1.新能源需求“扛旗”,传统领域边际回暖
光伏抢装潮尾声效应:4月光伏组件排产环比增长17%,铝边框需求同比激增22%,但5月政策节点临近,部分企业提前透支订单。
汽车轻量化加速: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突破350公斤,带动铝板带箔企业开工率升至82%,但4月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至12%,以旧换新政策乘数效应减弱。
电网订单托底:国网特高压二批次招标铝材14.3万吨,铝线缆企业排产满负荷,支撑铝杆产量维持五年高位。
2.成本端“冰火两重天”
氧化铝过剩压力显现:山西矿山复产推动铝土矿价格回落至80美元/吨,氧化铝现货跌破2900元/吨,电解铝成本下探至16500元/吨,行业平均利润扩至3700元/吨。
绿色铝溢价凸显:云南水电铝吨成本较火电低2000元,云铝股份等企业毛利率超行业均值5个百分点,加速火电产能出清。
二、宏观博弈:政策“双刃剑”撕裂市场预期
1. 国内稳增长政策对冲外需风险
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发改委计划6月底前下达全年“两重”项目清单,预计拉动铝消费增量50万吨。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央行表态“适时降准降息”,流动性宽松预期刺激资金流入商品市场。
2. 海外“黑天鹅”威胁升级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对华铝材加征70%关税压制直接出口,间接影响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静态测算铝元素对美敞口达2.3%。
欧洲需求疲软:欧盟一季度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9%,德国Trimet复产增量压制伦铝反弹空间,沪伦比价升至8.3,进口亏损超1000元/吨。
三、资金暗战:主力分歧加剧,板块轮动加速
期货市场多空鏖战:沪铝主力合约持仓量单日减少10,393手,永安期货多头减仓1.2万手,国泰君安空头增仓1800手,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股票市场分化明显:铝概念板块单日涨幅1.05%,但中国铝业下跌0.93%,南山铝业逆势涨5.76%,资金向水电铝及高端加工龙头集中。
四、后市展望:紧平衡下的脉冲式行情
短期(1-2个月)
价格震荡偏强:低库存与节后补库需求支撑下,沪铝或测试20300元压力位,但需警惕美联储降息推迟引发的美元反弹。
风险预警:印尼铝土矿出口政策突变、俄铝制裁交割危机可能触发逼仓风险。
中长期(2025下半年)
紧平衡常态化:全球电解铝产能增量不足100万吨/年,新能源需求年增80万吨,缺口难弥合。
产业链价值重构:再生铝保级利用率突破85%,一体化压铸技术推动加工毛利升至20%,技术壁垒企业主导下一轮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