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钛白粉行业龙头企业金浦钛业(000545.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5.42亿元,同比下滑3.62%;归母净利润-1538.38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3.34%。这一表现延续了公司自2022年以来的连续亏损态势,且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剧,折射出钛白粉行业低端产能过剩与新能源转型阵痛的双重压力。
业绩核心数据解析:成本倒逼与毛利收缩
财报显示,金浦钛业一季度毛利率仅为2.83%,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远低于钛白粉行业平均水平。尽管营收规模保持在5亿元以上,但成本端压力显著:
原材料价格高企:主要生产原料硫酸价格同比上涨超20%,而钛白粉市场均价自2024年4月起持续下跌,形成“成本升、售价降”的双向挤压;
新能源业务拖累:控股子公司安徽金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季度亏损6900万元,磷酸铁锂等新能源项目尚未形成盈利贡献,反而加剧现金流压力;
负债率攀升:公司资产负债率达54.16%,流动比率仅为0.55,短期偿债能力持续承压。
行业困境:低端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共振
钛白粉行业自2024年起陷入“量价齐跌”周期。据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跌至14,400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18%,部分企业吨亏损超千元。金浦钛业作为硫酸法钛白粉主要生产商,其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为主,难以抵御行业价格战冲击。与此同时,下游涂料、塑料等传统应用领域需求疲软,叠加新能源行业对硫酸亚铁副产品需求萎缩,导致公司营收增长乏力。
转型阵痛:百亿新能源项目成“双刃剑”
2022年启动的百亿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如今成为业绩“黑洞”。该项目规划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产线,但受锂电产业链价格暴跌影响,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超8000万元。尽管公司宣称“加速技术升级以降低成本”,但行业分析指出,当前磷酸铁锂价格已跌破多数企业成本线,短期内扭亏无望。
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
二级市场上,金浦钛业股价一季度区间振幅达26.15%,最终收于2.22元,较年初微涨1.83%。但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连续7日净流出,市场对其转型前景持谨慎态度。证券之星等机构评价称,公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当前股价已透支基本面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