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主汛期,强降雨频发,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升高,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自治区、日喀则市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要求,自治区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三查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全面开展吉隆县2025年度汛中地质灾害巡查及驻守工作,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排查组采用“人工巡查+技术监测”模式,一是排查全县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48处,新增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无建议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本次排查工作覆盖了全县6个乡镇,重点对吉隆镇、国门国道沿线、萨勒乡以及萨勒乡1·23火灾后泥石流等区域开展排查,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二是针对虫草采挖区域进行专项排查。为防范虫草采挖引发的生态破坏及地质灾害风险,排查组对贡当乡樟村4处虫草采挖区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生态保护措施落实、边坡稳定性及临时帐篷安全情况,发现1处虫草采挖驻点后山坡脚下临时搭建的2处帐篷存在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组联合设卡工作人员,迅速将隐患点帐篷搬迁至安全区域,及时消除了潜在威胁。并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对采挖人员开展生态保护、安全应急避险和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确保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安全双保障。三是仔细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周边群众居住情况以及普适性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详细记录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四是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五是排查组根据汛中巡查结果,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历史灾害记录、规模等因素,综合分析研判,建议对全县20处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此次汛中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吉隆县地质灾害隐患底数,并及时掌握了地质灾害隐患情况,为有效防范吉隆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区调队将主要围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群测群防人员专题培训以及普适性监测设备维修与维护三大核心展开工作,做到从源头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